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柳州:柳宗元被贬之地。漳、汀、封、连四州是柳宗元的四个朋友分别被贬之地。这五地同属于蛮荒的南方边远州郡。
(1)请概括出诗的中间两联在写景上的顺序特点。(不超过20字)
 
 
 
 
 
 
 
 
 
 
 
 
 
 
 
 
 
 
 
 
 
(2)请简析“共来百越文身地”一句在结构中的作用。
(3)诗的题目中有朋友之“寄”,而诗的尾联却说“犹自音书滞一乡”的“不寄”,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⑤“慵疏”者,非懒散粗疏也,意谓迂直。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两句,有回顾,有直面,起伏跌宕,贮泪其中。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不到一月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这一联妙在借古讽今,即景抒情。写伏波风采,叹自己身世;描故道荒凉,讽当朝衰微,从而再表“憔悴”之意,可谓一石双鸟,言在此而意在彼也。
C.“翁仲遗墟草树平”一句是诗人走在这条古道,只见将军庙前荒草遍地,断壁残垣,不觉怆然泪下,虽是季春,却有《黍离》之悲。物已如此,人何以堪,抒发了诗人伤春之情。
D.颈联“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妙在正话反说,寓庄于谐,似调侃,类解嘲。言下之意是:倘若我们能勤于政事,少写几句讥讽的诗文,也不至于再度遭贬南荒吧。
E.“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小题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⑴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⑶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⑷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⑸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名我当____________     (2)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驼种树     非有能硕茂之也了。
B.偻,隆然伏行 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
C.视而暮抚   而木之性以离矣
D.非有能早而之也 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
【小题3】把第(4)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小题4】柳宗元在散文创作中主张“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 联系第(3)、(4)段,分析本文是如何由种树联系现实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渔 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    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小题2】下面诗句与“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中心境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孟浩然《万山潭作》)
C.渔翁持鱼扣舷卖,炯炯绿瞳双脸丹。(陆游《渔浦》)
D.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小题3】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4】同样是写渔夫,明代的孙承宗有《渔家》诗写道:“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相较于柳宗元的《渔翁》,你更认同哪一种渔夫形象?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节选柳宗元《段太尉轶事状》)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领(率领)行营节度使 ②率以货(钱财、货物)窜名军伍中 ③戒(警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④今尚书恣(纵容,放任)卒为暴 ⑤吾未晡食(指午饭) ⑥督责(索取)益急 ⑦太尉判状,辞甚巽(谦逊) ⑧乃我困(围困)汝 ⑨能为公已(停止)乱 ⑩手注(喂,灌)善药
A.②④⑥⑧⑩B.①③④⑤⑨
C.②④⑥⑦⑨D.①④⑥⑧⑩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B.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C.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D.邠州由是无祸。
【小题3】下列各句中全都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项是 (   )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②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④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⑤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⑤
【小题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汾阳王的副元帅驻扎在蒲州时,郭晞做尚书,放纵手下士卒作违法乱纪的事,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心中忧虑而不敢说。
B.太尉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向白孝德请缨,暂代节度使的职位,为白孝德制止祸乱,并保证不使白的人受到牵连。
C.太尉斩杀十七个暴卒后,郭晞军营中一时大噪,士兵们都披上了盔甲准备报仇,段太尉非常从容地准备到郭晞军营中加以说服。
D.终于说服了郭晞,并留宿在郭晞的军营中,第二天一起到白孝德处表示改过,白孝德非常感激。
【小题5】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加点词。
(1)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3)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段太尉轶事状》)
(4)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郑伯克段于鄢》)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尚书,寓邠州,纵士卒无赖。士卒以货窜名军伍中,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也!”①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暴,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②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节选自《段太尉逸事状》)

(注)①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受封汾阳王,权柄隆重。 

②王子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郭晞。  ③白孝德:邠宁节度使,段太尉上司。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邠州   军:驻扎
B.能为公乱 已:已经
C.市门外 植:竖立
D.无也  伤:妨害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王子晞尚书B.卒以货窜名军伍中,肆志
今尚书恣卒暴   至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C.愿奉军D.大乱,若何
【小题3】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白孝德虽然内心忧戚,但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不敢加以管束
B.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向节度使府报告,表示愿意为他出谋划策
C.晞一营大噪,尽甲
郭晞全军营都躁动起来,纷纷披上了铠甲
D.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小题4】分别概括①②处人物形象特点。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
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常保况天生民而立之君故君者所以为民也(陆九渊《杂说》)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B.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D.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到则披草而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则施施而行/吾尝终日而思矣
C.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知明而行无过矣D.则凡数州之土壤/固一世之雄也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意有所极”中的“意”是由贬谪引发的惴栗之感,是将忧惧抑郁寄情于山水之中,不同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
B.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
C.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之比较结束全文。
D.作者将“特立”之西山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小题1】“伏波故道风烟在”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题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下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彬州由是无祸。

【小题1】下列对“甲”字的意义和用法的比较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晞一营大噪,尽甲。 ②甲者出,太尉笑且入③杀一老卒,何甲也?
④甲者愕 ⑤皆解甲,散还火伍中。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⑤不同于其他B.①②③句相同,④⑤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⑤不同于其他D.①③④句相同,②⑤句不同
【小题2】“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一句正确的译文是 (    )
A.太尉布置士卒捕捉了(那)十七人,都砍下头来,(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之外。
B.太尉的列卒捕捉了(那)十七人,都砍下头来,把鲜血浇在长矛上,人头埋在市门之外。
C.太尉布置从士卒中捉了十七个人,全砍下头来,(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之外。
D.太尉从列卒中取了十七个人,全砍下头来,把鲜血浇在长矛上,人头埋在市门之外。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是 (  )
①郭晞的士卒驻扎邠州,暴横异常,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而官吏畏葸,不敢过问。
②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功勋大,地位高,自己又属他管制,有所顾忌,心中忧虑却不敢说。
③郭晞倚仗汾阳王的权势,纵容士卒胡作非为,侵扰和祸害百姓,无人敢过问。
④段太尉为救百姓,自告奋勇代理邠州都虞候,并严厉惩治了祸害百姓的士卒。
⑤段太尉冒死去军营告诫士卒,并只身留宿于彼,次日郭晞与段太尉一同去白孝德处,白孝德向郭晞道歉,说自己无能。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使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惴栗(担心) 漫漫而游(任意)
B.草而坐(身上披着) 意有所(到)
C.染溪(沿着) 攒累积(收缩)
D.引满酌(酒杯) 游于是乎始(从此)
【小题2】选出下列各句中画线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①其隙也,则施施行 ②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B.①而未始知西山怪特 ②彼童子
C.①箕踞而遨,凡数州之土壤   ②自其变者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①岈然洼 ②苍暮色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⑵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⑶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小题4】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按要求各举一例。
排比:_______________
比喻:_______________
夸张: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