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C.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体诗,近体诗分两种,一种叫“绝句”,每首8句,分四联,分别叫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叫“律诗”,每首4句。
D.“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河”的意思是一般的河流。
B.韩愈字退之,河南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
D.初唐后期,诗坛出现“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白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沈从文先生去世后归葬凤凰,其墓碑正面,集先生手迹,其文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先生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联日:“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堪称先生一生写照。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B.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分别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各自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
C.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多陈述作者旨趣。赠序,一般用来赠别。《滕王阁序》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为赠序而非书序。
D.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指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以骈文写就,句式长短不一,灵活多变,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其《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C.李密,一名虔,字令伯,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时,他写了《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
D.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赋,文中流露了其回归田园之初的激动与欣喜之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
B.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王勃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已成为千古名句。代表作有《滕王阁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D.李密,一名虔,字令伯,西晋文学家。《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今天人们还常引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王维被人称为初唐四杰
D.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开门见山,正由于“滕王高阁临江渚”的形势,既可远望,亦可俯视,才有下文“南浦”、“西山”、“潭影”和“槛外长江”之描述。
B.三四句承第二句,写滕王阁的寂寞:不再有“佩玉鸣鸾”的滕王李元婴前来览景宴饮、听歌赏舞,只有不时飘过的云、飘洒的雨聊以相伴。
C.五六句上承三四句,并从空间转入时间,用“日悠悠”三字将一时之景象推进“物换星移”之历史长河,进一步渲染昔人不在的无限感慨。
D.第七句的“今何在”,将五六句的历史眼光拉回当下的景象中,收束全诗;第八句再用槛外江水来凸显面对如画江山的欣悦之情,余韵悠然。
【小题2】同是登高览景抒怀,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相比,在思想情感、景物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何不同?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滕王阁诗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篇迂回委婉,用质朴凝炼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引发了诗人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B.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C.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D.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 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小题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