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②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小题1】解释狂者、狷者的意思。
狂者:_________________ 狷者: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认为,固,陋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固”是牢固、巩固的意思。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小题1】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
【小题2】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论语·为政》中的两则语录,完成下面问题。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从这两则语录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原则是_________。(仅限四字)
当前题号:4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朱熹《论语集注》)

(注)约:贫困。
【小题1】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__手法。孔子弟子中“处约”“安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小题2】综合上述材料,从环境影响角度谈谈“仁德”修养对个人的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论语·卫灵公》)

(注)①知:通“智”。
【小题1】季康子对百姓提出了“敬、忠以劝”的要求,“敬”是指严肃认真,“忠”是指______,“劝”是指______。
【小题2】结合两则材料,孔子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具备哪些素质?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小题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材料二: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材料三: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小题1】结合材料三,说说“韫椟而藏”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一句体现了孔子的心情。
【小题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孔子的“入仕观”。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论语·宪问》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小题1】“不得其死”的意思是 。孔子对羿和奡的评论,反映了他的 思想。
【小题2】孔子赞赏南宫适“禹援稷稼而有天下”的观点,却批评樊迟“学稼”“学圃”的请求,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孔子的为政观加以简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概括其体现的孔子对于“乐”的认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③子谓《韶》(1):“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2)“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注释:(1)《韶》:歌颂舜因文德受到尧禅让的音乐。(2)《武》:歌颂武王灭商功绩的音乐。
当前题号:10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