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论语·为政》中的两则语录,完成下面问题。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从这两则语录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原则是_________。(仅限四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1 08:12: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组成语不是完全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A.陈力就列大动干戈化若偃草手足无措
B.患得患失舍生取义与民同乐任重道远
C.分崩离析发愤忘食无所不至仁人志士
D.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一以贯之博施济众
同类题2
下列成语全部出自《论语》的一组是( )
①当仁不让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③割鸡焉用牛刀 ④欲速则不达
⑤劳苦功高 ⑥任重道远 ⑦见危授命 ⑧举一反三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⑦⑧
D.③④⑥⑧
同类题3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请用一个熟语概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
答:
(2)孔子提倡仁爱,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理解和看法。
答:
同类题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科波菲尔》中,面对困境的大卫决心自谋生路,学习速记的技能。大卫向朵拉表明了自己谋生的决心,朵拉不太理解他。
B.《家》中的高老太爷是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专制和蛮横。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春秋时期。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文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怍者以善恶相容、真假共存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性格特征。
同类题5
下列各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B.孔子评价人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所以管仲因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受到了孔子的褒扬,而季氏则因要讨伐颛臾而被冠以不行德政、不能兼爱百姓的罪名而大加驳斥。
C.《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把隐士和孔子放在一起,并不是要否定谁或者肯定谁,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隐士,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做法两样。当然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衬托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D.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