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小华长得像他爸爸。( ) 
2.阳光下,山茶花好像千万颗红星似的在闪耀。 (   ) 
3.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随着波浪起伏。 (   ) 
当前题号:1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面哪些句子是拟人句 ? 请打上“√”。
( 1 )春天回到了大地,鸟儿在枝头唱,太阳在天空笑。(   )
( 2 )芭蕉花的样子仿佛尖瓣的莲花。(   )
当前题号:2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1.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段话描写了长江三峡________(时间)的景色?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三峡秋天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在写法上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转移观察点并选择富有特征的典型景物,多角度表现三峡之秋的各种形态。文中在描写三峡秋天的早晨、中午和夜晚的景色时,分别突出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多角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_______)
3.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_______)
4.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 
1.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歌。是拟人句。(    )
2.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是拟人句。(    )
3.这本书难道不好吗?是反问句。(    )
4.这本书好吗?是反问句。(    ) 
当前题号:5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民俗散文。(_____)
2.“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____)
3.“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
4.《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离。(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_____)
2.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_____)
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_____)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句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又呼应了课题,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
(2)“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
(3)“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4)“置身这座宾馆,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当前题号:8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1.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3.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 ()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5.我们怎会忘记老师对我们六年辛勤的培育? ()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判断句子是否比喻句。 
1.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 
2.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     )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     ) 
4.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果。(     ) 
当前题号:10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