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哥把从鱼塘捉回来几条鲫鱼养在缸里。我仔细观察,鲫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头、躯干和尾。鱼头上有一对眼睛,然后又半圆形的腮,它呼吸的时候,嘴一张一闭,腮也一张一合,让水从腮里流出来。躯干上有鱼鳞,胸部两边长着一对胸鳍;还有一对腹鳍长在腹部两边。游动的时候,一扇一扇的,好看极了。臀鳍像一片嫩叶;尾巴上长着像叉子一样的尾鳍。尾鳍用处可大呢!它可以推动鱼身前进、拐弯。鲫鱼在游动时,像一艘潜水艇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航行。
【小题1】作者描写了鲫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小题2】写鲫鱼的头,主要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写鲫鱼的躯干,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写鲫鱼的尾巴,重点介绍了________的作用。
【小题3】找出文中的三处比喻句,并说说它们用什么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鲫鱼是怎样呼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蚂蚁(节选)
在一片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其他蚂蚁仍旧排好队伍不停地蜿蜒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 小径,有时候在荒草和枯叶中若隐若现。
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蚂蚁不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我用一片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蚂蚁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顺着原路回去了。
红蚂蚁并不是像蜜蜂那样,会辨认回家的方向,它们是凭着记忆回家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照旧回得了家。
【小题1】“有条不紊”在文中的意思是( )A.不紧不慢 | B.一点儿都不乱 |
C.红蚂蚁的队伍排列整齐 | D.说话,做事丝毫不乱 |
A.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 B.占领黑蚂蚁的家 |
C.和黑蚂蚁厮杀 | D.不会自己寻找食物 |
A.红蚂蚁 | B.黑蚂蚁 | C.黑蚂蚁的儿女 | D.奴隶 |
A.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
B.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 |
C.喜欢和黑蚂蚁进行厮杀。 |
D.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
A.红蚂蚁会辨认回家的方向。 |
B.红蚂蚁是凭着记忆回家的。 |
C.红蚂蚁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
D.红蚂蚁是蚂蚁界的强盗。 |
画眉鸟之死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人歌唱。
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她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第二天早上,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发现它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可怜儿那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母美洲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小题1】我为什么要捕捉画眉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皆大欢喜:____________________
迷惑不解: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称小画眉是“小俘虏”,可看出他对小画眉怎样的情感?( )
A.活捉了小画眉而自责。 | B.要给小画眉喂食增添烦恼。 |
C.拥有了小画眉而烦恼。 | D.对小画眉的喜爱和关切。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妙的大自然
大自然真奇妙!有些植物能把动物当美食。猪笼草就是一种食虫植物。它的叶子的顶部长得像个瓶子,上面还有一个小片,像掀开的盖子,盖子的边上有蜜,虫子飞到盖子边上吃蜜,一下子就滑进瓶子里,不一会儿就化了。
地球上有的地方的水温很高,那里的鱼适应了在热水里生活,有的鱼甚至能忍受60摄氏度的高温。他们要是在平常的水里,反而会“冻僵”,只有回到热水里,才会慢慢苏醒过来。
多么奇妙的大自然!( )我们留心观察,( )会发现许多奇异的现象。
【小题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只要……就 …… 不仅……而且……
【小题2】猪笼草是靠(______)吸引小虫子的。在水温高的地方生活的鱼要是在平常的水里就会(___)。
【小题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妈妈们的节日。小姑娘手里攥(zuàn)着自己攒的零用钱来到了花店。她想送给心爱的妈妈一大束红石竹花。可是,一进五月,红石竹花的价格就飞涨起来。等到了妈妈的节日这天,价格更是高得吓人。小姑娘手里的钱只够买一支红石竹花。
摆在红石竹花旁边的白石竹花价钱很便宜,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它。只有母亲离去了,为了寄托哀思才摆上白石竹花。小姑娘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买很便宜很便宜的白石竹花。她把白石竹花放到了妈妈看不见的一个红墨水瓶里。
刚毅而又慈祥的白石竹花,什么颜色都能吸收,它像妈妈一样,似乎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承担下来,甚至很理解孩子的烦恼。白石竹花拼命地吮吸着红墨水,就连孩子隐藏着的买白石竹花这样的秘密心情也吸收进去。最后,白石竹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红石竹花。
【小题1】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小题2】小姑娘为什么买白石竹花呢?
【小题3】认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刚强——(
【小题4】短文中说白石竹花“像妈妈一样”,它与妈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请联系自己的妈妈说一说。
【小题5】请你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上。
有只年幼的天鹅,飞得(děi de)最慢,落在所有天鹅的后面。它的体力有点支持不住了,虽然它拼命鼓动着翅膀,却还是难(nán nàn)以继续向前飞行,只得(dé děi)开始下降。它离水面越来越近,而它的伙伴们却离它越来越远。这只小天鹅落在水面后,就收拢翅膀,在海面上摇摇摆摆地飘荡着。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
海上静极了,听得见那群天鹅翅膀扇(shàn shān)动的轻微响声。直到那群天鹅消失了,这只小天鹅才闭上了眼睛。它一动不动地停在海面上,随着大海的波涛起伏着。
【小题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
【小题2】照样子,写词语。
摇摇摆摆_____
若隐若现______
【小题3】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当年幼的天鹅落在所有天鹅的后面时,它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来。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试验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在中间挑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她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又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试验下去。
【小题1】用“ ”画出老奶奶精心培养白色金盏花的句子。
【小题2】老奶奶决定一个人试验下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色的金盏花呢?仿照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yíng)地飞了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世界 ( )的脑袋 ( )的蒲公英
( )的印象 ( )的杜鹃 ( )的角落
【小题2】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其中的一个

【小题3】短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蒲公英和别的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从蒲公英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服输的拜伦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从小跛足,体质虚弱。他刚进小学时,常常受同学欺侮。
一次,他在球场旁站着看别人打球。一个叫印司的顽皮同学故意拉他上场。拜伦一再推托,印司仍不放过他,而且还找来个竹篮子,强迫拜伦将一只脚放进去,“穿”着这只篮子一瘸一拐地绕场一周。在场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拜伦内心痛苦极了。事后,他想了很久:印司如此放肆地欺侮我,就是因为我软弱无力。我为什么不可以强( 壮 状 )起来呢?
从此,他开始刻苦锻( 练 炼 )身体,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打球、游泳、拳击、击剑等各种运动。不久,学校举行运动会,他报了拳击和游泳两个项目。
在拳击比赛中,他恰好和印司分在一组。笛声一响,两人激烈地争斗起来。
人们都以为拜伦注定要败在身强力壮的印司手下。谁知,经过一番较量,印司体力渐渐不支,拜伦( 毫 豪 )无倦意,越打越猛。只听“噗”的一声,印司被打翻在地。观众台上发出一片惊呼声。
拳击比赛刚刚结束,拜伦又参加了游泳比赛。他虽然脚跛,但动作十分有力。最后,他出人意料地又夺得了全校游泳冠军。
有志者,事( 竟 竞 )成。凡做事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就会成功。
【小题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虚弱 --(______) 痛苦 --(______)
【小题3】从文中选择恰当的字词填入括号里。
一( )脚 一( )项目
一( )较量 ( )身体
体质( ) 一再( )
【小题4】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到恰当的词写在括号里。
(1) (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________)
(2)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 (________)
【小题5】从小跛足、体质虚弱的拜伦被印司欺侮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画下来。
【小题6】拜伦最后取得全校游泳冠军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为他______。
【小题7】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
今天风真大。路旁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摆摆,不时发出“呼呼”的声音。大街上尘土飞扬,撒落在地上的碎纸被风卷上天空,在灰暗的天空中飞舞。路上的行人几乎都是闭着嘴,眯着眼,吃力地走着。顶(①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②用头或角撞击;③对面迎着)风骑车的人,就像自行车运动员一样,弓着身,双脚吃力地向前蹬(dēnɡ dènɡ)着。我走进学校,操场上也是尘土飞扬。教室里的窗台上、桌子上、椅子上满是灰尘。
我想,我们在大力植树造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树林,这样才可以防御风沙,让可恶的风沙在“绿色长城”面前驯服。
【小题1】给文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或解释。【小题2】这篇短文主要写
【小题3】写出短文中的中心句。
【小题4】短文中先总写 ,接着分写了 、 、
【小题5】文中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