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产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小题1】给加“_”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蜻(qīn qīnɡ)蜓
扇着(shān shàn)
【小题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___)
喜欢——(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在描写大蜻蜓的外形时,具体地写了蜻蜓的 和 的特点。用“﹏﹏”在文中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小题4】抄写短文中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中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整日苦( )苦( ),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竟胡思乱想起来。一天,他看见院子当中长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若有所悟: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心想,噢!我贫穷的根源在这儿呀。于是命令他大儿子,快快将那棵槐树砍掉。儿子听说父亲叫自己砍树,忙问原因,秀才便把自己所想的告诉了儿子。
儿子听后哭笑不得,看着那又粗又大、( )深( )茂的槐树,实在不忍心下手,但又找不到说服父亲的理由,只好从命。可是当他刚刚举起斧头砍树的时候,忽然( )生( )计,想出了一个理由来。他放下斧头对父亲说:“爹,砍了这棵树很容易,可是只怕砍掉树后,会有更加不吉利的兆头。”父亲忙问:“有什么不吉利的兆头,你说说看?”大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慢( )斯( )地说:“把树砍了,咱们人还住在里面,那不又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吗?我看,咱们宁愿清贫一些,也不能做囚犯呀!”秀才一听,忽地睁大了眼睛,悻悻地走开了。
【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
四四方方(AABB式)
又粗又大(ABAC式)
【小题2】在文中括号里补充词语。
【小题3】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想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儿子听后,是怎么说的?用“ ”画出来。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小男孩,因为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有一次作文,题目是“愿望”。小男孩极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几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这篇作文( )打动了老师。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还在班上( )朗诵了这篇作文,并写下了批语: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捧着作文,小男孩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他把作文装在一个亲手制作的大信封里。他( )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一睁开眼睛,他就( )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礼物?”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把那个大信封递过去。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读完作文,妈妈眼睛里涌出了两行热泪。她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
【小题1】把下面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静静地 深深地 甜甜地 动情地
【小题2】用“ ”在文中画出老师给小男孩写的评语。
【小题3】小男孩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_____________。
【小题4】读完作文,妈妈眼睛里为什么会涌出热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蜜蜂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小题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幅年画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两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嘚嘚”的马蹄声,看到了它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小题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笼罩( )
A. 扣盖,覆盖,套上。
B. 穿在其他衣服外面的单衣。
A.遮盖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
腾空( )
A. 奔跑,跳跃。 B. 上升。
【小题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若( )若( ) 恍( )大( )
【小题4】用“______”画出体现“我”越看越着迷的句子。
【小题5】妈妈为什么要给“我”买这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地带
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
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地待在晒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断的温暖阳光。
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小题1】母亲被子上的几何图形是指( )A.印在上面的图案。 | B.打的补丁。 |
C.房屋的阴影。 | D.太阳的阴影。 |
A.被雨水淋了。 | B.被子太薄。 |
C.被子太旧。 | D.没怎么晒到太阳。 |
A.很久才出现。 | B.过几天就出现。 |
C.几乎天天出现。 | D.隔几天才出现。 |
【小题5】第5、7两个自然段分别用了两个“温暖”和“清凉”,第一个“温暖“的意思是___________,第二个“温暖”的意思是_________;第一个“清凉”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个“清凉”的意思是___________。
【小题6】说说短文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蜗牛的秘密
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10只蜗牛。
这10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马上把身子缩进“屋子” 里。总之,它们给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的,反应迟钝。
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子当屋子,几片菜叶是它们今天的晚餐,我①( )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②( )地享受我的款待。可是,没想到它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掉开了。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我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了一个大角。哈哈,小东西,原来刚才你们是怕羞,见我在旁边不好意思吃啊!
不久,菜叶全被蜗牛吃光了。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开始悠闲地散步。就在它们爬动的时候,我看到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银带子。我好奇地把几粒沙子撒在上面,发现沙子都被黏住了。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查阅了《儿童百科丛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它们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为了知道蜗牛的眼睛和嘴巴在哪里,过了一段儿时间,我又把一片菜叶放在蜗牛的面前。只见蜗牛很快地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这下我才知道:蜗牛的长触角有眼睛的功能。
真没想到,小小蜗牛也有那么多的秘密啊!
【小题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A.①狼吞虎咽 ②目不转睛 | B.①目不转睛 ②狼吞虎咽 |
C.①聚精会神 ②心甘情愿 | D.①狼吞虎咽 ②聚精会神 |
A.蜗牛的触角有嘴巴的功能。 |
B.蜗牛开始不吃白菜叶,是因为它不爱吃。 |
C.蜗牛身后的黏糊糊的东西是它的排泄物。 |
D.蜗牛的眼睛有触角的功能。 |
A.与题目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结构完整。( ) |
B.与文章题目的意思差不多,没必要反复强调。( ) |
C.强调“我”发现蜗牛秘密后的喜悦心情。( ) |
D.点明了“我”仔细观察后的总体感受。( ) |
A.文章主要写关于蜗牛的秘密的往事。 |
B.文章主要写“我”观察蜗牛怎样吃东西的事。 |
C.文章主要写“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蜗牛非常有趣。 |
D.文章主要写“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蜗牛吃东西、爬行和触角的特殊功能等方面的秘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伯伯年纪大了,他身体不好,经常失眠。他的儿女们把他送进了“音乐医院”。牛伯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病房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牛伯伯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百灵鸟护士进来问:“睡得好吗?”牛伯伯高兴地说:“好长时间没有美美地睡上一觉了,你们给我施了什么魔(mó)法?”“哪有什么魔法呀,还记得我们给你放音乐听吗?音乐能放松神经,促进血管、内分泌(mì)系统正常工作,对各种病都有疗效呢!”
【小题1】多音字组词。
乐:lè(____)yuè(____)
【小题2】 “哪有什么魔法呀……对各种病都有疗效呢!”这句话是________对________说的。
【小题3】牛伯伯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住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好朋友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着他们走来。一个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了起来。另一个来不及逃,只好躺在地上装死。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嗅他的脸。这时候,他屏住呼吸。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 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笑眯眯地说 喂 熊跟你咬耳朵说了些什么呀
“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撇下伙伴逃跑的,都不是好朋友。”
【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
飞翔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很快(消失、绝迹)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往哪里?”“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嫉妒)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而且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的。”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瞟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他试了两次,也没有飞起来,但他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飞不起来是因为年纪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记了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断努力,等他们长大后(果然、居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有人说,一个人能飞多高和多远在于他能够想多远和多深。是啊,信念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人飞向梦想的天空。
【小题1】辨字组词。
睛( ) 温( ) 慕( ) 寒( )
晴( ) 湿( ) 幕( ) 塞( )
【小题2】文中括号里用“\”划去使用不正确的词。
【小题3】你从“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而且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里读到了哪些信息?
A.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 |
例:(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 )发明了( );( )发明了( )
【小题5】 “一个人能飞多高和多远在于他能够想多远和多深。”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