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检阅台

微笑的力量

①一月的花想要开放,却失去了最后一丝微笑的勇气。

②记不得是从哪天起,我喜欢一个人靠在窗边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数着枝头的麻雀。直到某天,光秃的树干再也支撑不起一只鸟的重量,这一树枯叶的辞别,让我真正意识到冬的来临,而我,却是老样子——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继续最不起眼的生活。像十一月的花,掩埋在冰冷的大地,从未开放,也从未鼓足勇气。

③这次考试的结果早在预料之中,我以特有的安静,等待班主任老师发卷。

④她每发一张卷子便会抬头微笑一下,这笑容像是一经触碰便收缩起来的含羞草,洁净而简单。

⑤突然心里有个念头,不知怎的,竟然期待起老师的笑容,那抹简单的笑容……

⑥她轻轻地念出我的名字,语气还是完全跟过去一样(   )的温柔,但却连头都不舍得抬。

⑦我嘴边勾起一个自嘲的笑。是的,我是差生。这是属于差生的笑容。

⑧我像冬天一样敏感,然而这只会让我自己变得更加寒冷。我趴在课桌上,任凭这寒风像刀割般肆虐,任凭这十一月的花在风中消逝。

⑨下课铃扯破喉咙,前边的同学,大笑,放声地笑。我低低埋下头,继续我那无助的倔强。

⑩突然,风停了,我抬起头来,是一双手轻轻替我关上了窗。

⑪她用我熟悉而陌生的温柔嗓音说:“天冷了,不要吹感冒了。”

⑫“这次你的成绩有所上升,别泄气,加油。”

⑬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的笑容,微微上翘的嘴角,仿佛盛满阳光。

⑭我的脸上又挂满了自信的微笑。

⑮我知道,微笑的力量,足以让一朵花在严冬盛放。

【小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而我,却是老样子——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继续最不起眼的生活。(______)
【小题2】将第⑥段中画“ ”的语句换上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小题3】文中“十一月的花”实际上是指(  )
A.菊花B.微笑C.“我”这个差生
【小题4】第⑧段中画“ ”句子既指低的气温,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外选文,完成练习。
每次吃鱼,妈妈总是先把鱼头夹到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挑去很少的几根大刺,然后把鱼肉放在我碗里。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那年外婆到我家,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把鱼肉放进我的碗里,并说:伢啦,你吃。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我不解:“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小题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外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
【小题2】外婆和妈妈真的都爱吃鱼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上面的故事,李海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爱吃鱼头了。今天,他也在饭桌上抢着要吃鱼头。妈妈赶紧说:“妈妈爱吃鱼头,给妈妈吧。”李海也说起了善意的谎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回答相关的问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片段

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一如往日,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接着喊了数声,可碧云迟迟没有出来。“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语道。

“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掎,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

“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可是迟了_____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_____那匹马呢_____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_____

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小题1】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标点。
可是迟了________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________那匹马呢________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________
【小题2】短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我”为什么“直想哭”?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这位“身残心美”的青年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的秘密
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我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店铺都没有?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有一梦境般的美。
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太过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画“_____”的句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画“~~~”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老阿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小题3】对第四自然段中烛光融融的夜景的描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石板镇虽然偏僻却有着世外桃源的美好
B.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老阿婆也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谐美好的氛围
C.表达了作者漫步石板街时思念家乡和朋友的思想感情
【小题4】蜡烛的秘密是什么?请联系上文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理解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专注地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吃了一惊,慌忙勒住了自己的马,看看那位胡子上结霜的老人,温和地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您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您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的眼睛,立即便看出他们内心的淡漠,他们无视我的存在,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您是那样认真地看着我,您看见了我的全身,看到了我冻僵的面部,看到了我求助的眼神,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以后,我将会更多给予别人帮助。”

【小题1】第①自然段描写寒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他)怀着焦急的心情,他专注地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④自然段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想象一下,老人在路上遇到过哪些人?他们对老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茶杯与茶壶

①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②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惧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③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④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

【小题1】请你依次摘录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颇”字在字典时的解释有:①不正;②很,相当地。选文第二自然段中“颇爱”的”颇“字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第三自然段中“有失偏颇”的“颇”字应选第 ______种解释。
【小题3】照样子,写词语。
沾沾自喜(AABC)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千里迢迢(ABCC)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释圆想借茶杯和茶壶的位置关系,告诉年轻人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小题1】给第(5)、(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2】第(7)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小题4】从全文看,第(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
【小题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风景线

缴电话费的老人

①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是年逾六十了。

②“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了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敏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你们家的电话到底是什么号码?”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③可能是她觉察到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吗?”“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小题1】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
【小题2】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的________一词形成对比。
【小题3】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老人什么品质?(用简洁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选文,完成练习。

祖国啊,您拥有繁荣昌盛的现在,绚丽灿烂的未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召开;2003~2013年,神舟飞船成功发射;2014年,“嫦娥”“玉兔”拥抱月球……今日中国,已经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明日中国,将举世瞩目,因为世界的希望在中国!

【小题1】选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实说明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世界的希望在中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ruì)。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liáo)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choú)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小题1】看拼音写汉字
崩kuì(__________)     liáo(__________)绕
养精蓄ruì(________)  报chóu(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气呵成:______________
落英缤纷:______________
【小题3】仿写比喻句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那么父爱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对于父亲睡觉时“鼾声如雷”,“我”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从中流露出儿子对父亲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有一天,当“我”发现父亲比原来瘦了许多而让他多加强营养时,父亲是怎样回答的?这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当朋友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时,我是怎样回答的?这流露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你的父亲肯定也类似于文中的父亲,平时对你关心、爱护,能举个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