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的秘密
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我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店铺都没有?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有一梦境般的美。
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太过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画“_____”的句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画“~~~”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老阿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小题3】对第四自然段中烛光融融的夜景的描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石板镇虽然偏僻却有着世外桃源的美好
B.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老阿婆也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谐美好的氛围
C.表达了作者漫步石板街时思念家乡和朋友的思想感情
【小题4】蜡烛的秘密是什么?请联系上文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3 04:5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有名,(    )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    )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宽敞的中心庭院,(    )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个小盒子围成的一个院落。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四合院”名字的由来。
(3)这篇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
A.总—分—总B.首尾呼应C.空间顺序
(4)北京四合院主要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地方民居?(写出一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达·芬奇画鸡蛋
四百多年以前,有个叫达·芬(fēn)奇的意大利人,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一个,一画就是好多天。他画得不耐(nài)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jiǎn)单(dān)了吗?”老师严肃(sù)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吗?这就错了。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xùn)练你的眼力和绘(huì)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què),画得熟(shú)练。”达·芬奇听从了老师的教导,用心画鸡蛋,画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画出了形状不同的鸡蛋。后来,达·芬奇无论(lùn)画什么,都能画得又快又像,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
【小题1】.通读全文,按提示填空,初步把握主要内容。
(1)课文讲了意大利()的画家()画鸡蛋的故事。
(2)这篇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小题2】照样子,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填在括号里。
活泼 —— (    )
复杂 —— (    )
困难 —— (  )
【小题3】细读课文,按提示填空,进一步了解内容。
(1)达•芬奇画得不耐烦的原因是:()。
(2)老师认为画鸡蛋不(),因为在一千个鸡蛋中没有形状(),每个鸡蛋从()角度看,形状也就()。
【小题4】老师让达•芬奇画鸡蛋,目的是要训练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勾出有关的句子。
【小题5】读句子,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达•芬奇听从老师的话,用心画鸡蛋,画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画了许多形状不同的鸡蛋。” “用心”的意思是(  )。
用心——  
【小题6】学了这个故事,你喜欢达•芬奇吗?为什么?

同类题5

快乐阅读。
所向披靡的铁人军
郑成功的水师纵横海上,所向无敌,而陆师相对就逊色许多。为提高陆军的战斗力,1658年,郑成功在厦门与众将议事,达成了建立铁人军的共识。郑成功从各营挑选雄壮强健的士兵到厦门港的演武亭再次进行选拔。凡能举起三百斤重大石,绕演武亭走三圈的人,才可以入选到铁人军中。
铁人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它的组建大大提高了郑军的战斗力。
1659年,铁人军在瓜洲和镇江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铁人军更是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铁人军刚开始与驻守在台湾的荷兰军队交战时,身披铁衣的铁人军使荷兰军队吃了一惊。铁人们身体上部和头部都套着铠甲和铁盔,手臂和腿裸露在外边,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防御来复枪的子弹,而且行动仍然很灵活。铁人军使用各种不同的武器,有些持弓负矢,有些左手持盾右手执刀,还有许多挥舞着锋利的大刀。面对荷兰军队密集的射击,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冲向敌人的阵地,虽然许多人被打倒了,但他们没有丝毫退却,一直勇往直前,直到杀退荷兰守军为止。经此一役,铁人军使荷兰殖民者闻风丧胆。铁人军愈战愈勇,用大刀长矛将拥有长枪大炮的荷兰人赶出了台湾,在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厦门郑成功的纪念馆中,现在还陈列着当年铁人军的铁甲残片。这些铁片被穿在一起,外观如同鱼鳞一样。每个铁片宽约1.6厘米。作为历史见证的铁甲残片每年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小题1】郑成功为什么组建铁人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短文主要写了铁人军在________________的战斗中的作用。
【小题3】铁人军战斗能力强的原因有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中的哪些描写最能体现铁人军的作战勇猛?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