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小题1】诸葛亮采用________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小题2】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3】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4】《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唇亡齿寒

春秋时,晋国旁边有两个小国,那就是虢(guó)国和虞国。晋国想要举兵攻打虢国,但是要想攻打虢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就以美玉和名马为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但是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了晋献公的请求,同意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正是虞国的依靠!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又怎么能够自保?虢国一旦灭亡,虞国必然就会随着灭亡。晋国的军队不可以招致,强盗寇贼不可以忽视,这种错误一次都已过分,又怎么可以再次去犯呢?谚语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的就是虞国和號国啊!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虞公依然不肯接受这一劝谏。

宫之奇眼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亡到了曹国。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

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

【小题1】“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
【小题2】宫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是怎样比喻虢国和虞国两国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晋国想要攻打__________,必须经过__________,于是送了____________作为礼物,请求借道。结果晋献公在灭掉__________后,又灭掉了__________。
【小题4】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呢?举出几个写在下面。(最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让眼睛老去

一夜之间,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刚刚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座庄园的保罗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布满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了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孩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

保罗在外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很多人。原来他们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木炭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他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木炭,送到集市上去卖。

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大批新树苗,几年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别让眼睛老去,才不会让心灵荒芜。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获悉:________。
②盎然:________。
【小题2】用“________”画出短文中一组相互照应的句子。
【小题3】“森林庄园”为什么能再度绿意盎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短文,你怎样理解“别让眼睛老去,才不会让心灵荒芜”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

生活到底是什么

①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

②“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

③“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

④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 )地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  ),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⑤“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

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 

⑦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   )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  

⑧“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⑨“  ”老人回答。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待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

⑩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   )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

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生意人恍然大悟……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无所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择合适的词语,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到文中括号内。
A.心力交瘁B.怒气冲冲C.号啕大哭D.唉声叹气
【小题3】为第⑥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4】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第⑨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小题5】短文第①-⑨自然段写了生意人______次向智慧老人讨教。第一次面对老人的告诫,生意人感到______________,第二次感到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生意人恍然大悟……”他领悟到了什么?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皮肤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全家人服务:买菜、煮饭、洗洗浆浆、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它包了。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了式样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一团团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天的一天,妈妈正为我织一件新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那样的欢快,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灵巧,还很力大,为我们全家撑起一片天空。她常常为我们打年糕、碾米、磨面,做许多好吃的家乡糕点。每当尝到妈妈做的糕点,我心里都甜滋滋的。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欢妈妈的那双手。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娴熟________   勤劳________   灵巧________   稀奇________
【小题2】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当你看到妈妈粗糙的手,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树叶,我赞美你

树叶,我赞美你!

奉献。你将它作为生命的起点,又把它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你制造养料,让枝干粗壮,根系发达,花儿鲜艳,果实甜美;冬季到了,你为了让树木保持水分,安全过冬,甘愿牺牲自己,用生命换取树木生命的延续。你吸入的是废气,放出的是人与动物生存必需的氧气。在风沙、尘埃、噪音向人们袭来时,你们手挽手结成绿色屏障,带给世界以温馨宁静;在夏日炎炎灸烤大地时,你们肩并肩织成绿色伞盖,送给人们清凉。你的伟大蕴藏于平凡之中。

树叶,我赞美你!

花,果实、枝干、根虽都有奉献,但同你相比,花儿总有几分卖弄,比不上你朴实;果实虽好,却比不上你的牺牲精神;枝干有些桀骜不驯,比不上你的谦逊;树根难以跳出孤陋寡闻的小圈子,比不上你的豁达。

每当我看到你,就会想起那些为人民谋幸福舍身赴义的革命先烈,想起那些用热血保卫祖国的战士,想起那些勤劳、朴实、善良的母亲,想起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四化”大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

树叶,我赞美你!

【小题1】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是想赞美树叶还是想赞美人的精神?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训练。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暇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秋风飒飒,菊花成了花中的姣姣者。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过后,百花凋零。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小题1】这篇短文是按_____ 顺序写的,它分别从____________四个不同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其中写了春天开  __________ ;夏天开白兰花和凤凰花; 秋天开 ___________ ;冬天开_____________  。
【小题2】本文的中心句是(  )
A.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B.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C.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
【小题3】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____)
(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____)
【小题5】请你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下面几种花的特点。 
木棉花:_________   凤凰花:________   菊花: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反驳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的讽刺作家马克·吐温遇见了一位富翁和他的夫人,出于礼貌,马克·吐温恭维富翁的夫人道:“夫人,你真漂亮!”

没想到富翁的夫人瞥了一眼马克·吐温,傲慢地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您。”头脑非常机敏、言辞一向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答道:“没关系,您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那位夫人听后,虽满脸怒气,但又无言以对。旁边的富翁见夫人受窘,马上就忍不住了,他打量了一下马克·吐温,见他穿着破旧,不修边幅,就嘲弄说:“唉!你这副样子和毛驴能差多远?”马克·吐温目测了一下富翁和他之间的距离便说道:“没多远,大概有两尺。”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傲慢:________。
②无言以对:________。
【小题2】写近义词。 
著名——________    机敏——________
犀利——________    嘲弄——________
【小题3】辨词归类。 
心痛   漂亮   恭维   遗憾   傲慢   机敏   凶恶   打量
①褒义词:________
②贬义词:________
③中性词:________
【小题4】马克·吐温真不愧为讽刺作家,仅仅两句平常话,就战败了富翁及他的夫人,他的绝妙回答中,第一句是说给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句是回答________的,意思是说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拓展阅读
甘罗救祖父
甘罗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是历史上充满智慧、机灵和谋略的一位超级神童。十二岁在秦相吕不韦手下当过食客,曾经主动请求出使赵国,没用一兵一卒,就使秦国得到大片土地。因为功劳大,被秦王封为上卿。下面是他小时候智救祖父的故事。
甘罗的爷爷甘茂,是秦国的丞相,有一回因为一件事得罪了秦武王。秦武王本想处罚甘茂,可又觉得他是朝中老臣,不好公开发落,就想了个法子整治他。
这一天,秦武王把甘茂叫到面前,板着脸说道:“命你在三天内,给我送来三个鸡蛋。”甘茂刚答应了一个“是”字,秦武王又接着说:“我要的可是公鸡蛋!听清了吗?公鸡蛋。”甘茂立刻傻了眼。他睁着惊讶的眼睛,呆呆地望着秦武王。秦武王连看都不看他,挥挥手说:“你走吧。”甘茂回到家里,茶不思,饭不想,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甘罗见爷爷神色不对,就缠着爷爷非要问出个究竟不可。甘茂只好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原委,最后叹了一口气,说:“我的死期已经不远了。”没想到甘罗听了以后,一点也不着急,反倒(dào  dǎo)安慰甘茂说:“爷爷,您别着急,三天以后,我替您去面见大王。”三天期限到了。秦武王召见甘茂,想不到进来的竟是一个孩子。你是谁家的孩子  秦武王奇怪地问  甘罗不慌不忙地说  尊敬的大王  我是甘茂的孙子  甘罗
秦武王生气地说:“你爷爷为什么不来见我,倒派了你这样一个孩子,真不像话!”“报告大王,我的爷爷正在家里生孩子,来不了,所以派我来见大王。”秦武王一听这话,禁(jīn  jìn)不住怒火上升,一拍案几(jī jǐ),说:“真是胡说,男人怎么会生孩子呢!”甘罗一点也不害怕,从容地答道:“大王说得有理。既然男人不会生孩子,那么公鸡也自然不会下蛋!”秦武王张口结舌,不能答对。他觉得眼前这个孩子真是又聪明,又大胆,实在太可爱了。于是不再提要公鸡蛋的事儿,甘茂也免了一场灾难。
【小题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小题2】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3】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张(    )镇定(    )滔滔不绝(  )心花怒放(    )
【小题4】秦武王想了个怎样的法子整治甘罗的爷爷甘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他睁着惊讶的眼睛,呆呆地望着秦武王”一句属于_______ 描写,“惊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6】甘罗说:“我的爷爷正在家里生孩子”是为了让秦武王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而达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使秦武王想________的阴谋不能实现。
【小题7】甘罗的办法妙在哪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 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小题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__”上。
【小题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小题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 __________    ”一词来概括。
【小题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颤抖(    )懊悔( ) 反义词:清晰( )消失( )
【小题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读句子,“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当时:老猎人当时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