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BE=CF,AB=DE,添加下列哪些条件可以推证△ABC≌△DEF( )

A.BC=EF | B.AC=DF | C.AC∥DF | D.∠A=∠D |
已知线段
,
和
,求作△ABC,使
,
,
边上的中线
,作法合理的顺序依次为( )
①延长
到B,使
;②连接
;③作△ADC,使
,
,
.







①延长






A.③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边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四边形AEPF的面积=△ABC的面积的一半,④当EF最短时,EF=AP,上述结论始终正确的个数为( )


A.1 | B.2 | C.3 | D.4 |
等腰直角△ABC,△MAD中,∠BAC=∠DM
A=90°,连接BM,C

(1)当点D,点M在BC边下方,CD<BD时,如图①,求证:BM+CD=AM;(提示:延长DB到点N,使MN=MD,连接AN.)
(2)当点D在AC边右侧,点M在△ABC内部时,如图②;当点D在AB边左侧,点M在△ABC外部时,如图③,请直接写出线段BM,CD,A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1),(2)条件下,点E是AB中点,MF是△AMD的角平分线,连接EF,若EF=2MF=6,则CD= .

A.且B,M,D三点共线 |

(1)当点D,点M在BC边下方,CD<BD时,如图①,求证:BM+CD=AM;(提示:延长DB到点N,使MN=MD,连接AN.)
(2)当点D在AC边右侧,点M在△ABC内部时,如图②;当点D在AB边左侧,点M在△ABC外部时,如图③,请直接写出线段BM,CD,A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1),(2)条件下,点E是AB中点,MF是△AMD的角平分线,连接EF,若EF=2MF=6,则CD= .
“魅力数学”社团活动时,张老师出示了如下问题:
如图①,已知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DAB=120°,∠B与∠D互补,试探究线段AB,AD,AC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敏反复探索,不得其解,张老师提示道:“数学中常通过把一个问题特殊化来找到解题思路”,于是,小敏想,若将四边形ABCD特殊化,看如何解决问题:
(1)特殊情况入手
添加条件:“∠B=∠D”,如图②易知在Rt△CDA中,∠DCA=30°,所以,写出边AD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同理可得AB与AC的数量关系,由此得AB,AD,AC之间的数量关系;
(2)解决原来问题
受到(1)的启发,在原问题上,添加辅助线,过点C分别作AB,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如图③,请写出探究过程;
(3)解后反思
“一题多解”是数学解题的魅力之一,小敏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受探究结论的启发,结合图中的60°角,通过构造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同样解决了该问题,请在图①中作出辅助线,并简述你的探究过程.
如图①,已知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DAB=120°,∠B与∠D互补,试探究线段AB,AD,AC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敏反复探索,不得其解,张老师提示道:“数学中常通过把一个问题特殊化来找到解题思路”,于是,小敏想,若将四边形ABCD特殊化,看如何解决问题:
(1)特殊情况入手
添加条件:“∠B=∠D”,如图②易知在Rt△CDA中,∠DCA=30°,所以,写出边AD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同理可得AB与AC的数量关系,由此得AB,AD,AC之间的数量关系;
(2)解决原来问题
受到(1)的启发,在原问题上,添加辅助线,过点C分别作AB,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如图③,请写出探究过程;
(3)解后反思
“一题多解”是数学解题的魅力之一,小敏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受探究结论的启发,结合图中的60°角,通过构造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同样解决了该问题,请在图①中作出辅助线,并简述你的探究过程.

如图,是一个三角形测平架,已知AB=AC,在BC的中点D挂一个重锤,自然下垂.调整架身,使点A恰好在重锤线上,AD和BC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中,其中正确的是()
A.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它的众数可以不只一个 |
B.有两边相等且一角为![]() |
C.为了防止流感的传染,学校对学生测量体温,应采用抽样调查法 |
D.直棱柱的面数、棱数和顶点数之间的关系是面数+顶点数=棱数-2 |
一块三角形玻璃被小红碰碎成四块,如图,小红只带其中的两块去玻璃店,买了一块和以前一样的玻璃,你认为她带哪两块去玻璃店了()


A.带其中的任意两块 |
B.带①,④或③,④就可以了 |
C.带①,④或②,④就可以了 |
D.带①,④或②,④或③,④均可 |
如图,已知AD既是△ABC的中线,又是角平分线,请判断:
(1)△ABC的形状;
(2)AD是否过△ABC外接圆的圆心O,⊙O是否是△ABC的外接圆,并证明你的结论.
(1)△ABC的形状;
(2)AD是否过△ABC外接圆的圆心O,⊙O是否是△ABC的外接圆,并证明你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