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等腰直角△ABC中,∠BAC=90°,AB=AC,∠ADB=45°

(1)求证:BD⊥CD;
(2)若BD=6,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1)求证:BD⊥CD;
(2)若BD=6,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如图,设在一个宽度为w的小巷内,一个梯子长为a,梯子的脚位于A点,将梯子的顶端放在一堵墙上Q点时,Q离开地面的高度为k,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45°:将该梯子的顶端放在另一堵墙上R点时,R点离开地面的高度为h,且此时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75°,则小巷宽度w=( )


A.h | B.k | C.a | D.![]() |
如图,△ABC的3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该图中与△ABC全等的不同格点三角形共有_____个(△ABC除外).

数学上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格点,顶点为格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小方格边长单位1,以
为一边的格点
与
全等(重合除外),则方格中符合条件的点
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10,AB=CD,BD=14,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DA向点A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沿C→B→C,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移动时间为t秒.
(1)试证明:AD∥BC;
(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有△DEG与△BFG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次?并分别求出此时的移动时间t和G点的移动距离.
(1)试证明:AD∥BC;
(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有△DEG与△BFG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次?并分别求出此时的移动时间t和G点的移动距离.

已知:如图,∠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PE⊥AB,PF⊥AC,垂足分别为E、F,若AB=8,AC=4,则AE= .

如图所示,AB=A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A.∠B=∠C | B.AD=AE |
C.DC=BE | D.∠ADC=∠A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