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几何图形初步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 三角形
- 三角形基础
- 全等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勾股定理
- 四边形
- 圆
- 命题与证明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把菱形
向右平移至
的位置,作
,垂足为
,
与
相交于点
,
的延长线交
于点
,连接
,则下列结论:
①
;②
;③
:④
.
则其中所有成立的结论是( )












①




则其中所有成立的结论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 |
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MN垂直平分BE,分别交AD,BE,BC于点M,O,N,连接BM,EN
(1)求证:四边形BMEN是菱形.
(2)若AE=8,F为AB的中点,BF+OB=8,求MN的长.
(1)求证:四边形BMEN是菱形.
(2)若AE=8,F为AB的中点,BF+OB=8,求MN的长.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边AD与BC不平行
(1)若∠A=∠B,求证:AD=B

(1)若∠A=∠B,求证:AD=B
A. (2)已知AD=BC,∠A=70°,求∠B的度数.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2,点E在边BC上,将△ABE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则线段BE的长为_____.

已知线段AC
(1)尺规作图:作菱形ABCD,使AC是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若AC=8,BD=6,求菱形的边长.
(1)尺规作图:作菱形ABCD,使AC是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若AC=8,BD=6,求菱形的边长.

在△ABC中,AB=BC=2
,∠ABC=120°,△CDE为等边三角形,CD=2,连接AD,M为AD中点.
(1)如图1,当B,C,E三点共线时,请画出△EDM关于点M的中心对称图形,并证明BM⊥ME;
(2)如图2,当A,C,E三点共线时,求BM的长;
(3)如图3,取BE中点N,连MN,将△CDE绕点C旋转,直接写出旋转过程中线段MN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如图1,当B,C,E三点共线时,请画出△EDM关于点M的中心对称图形,并证明BM⊥ME;
(2)如图2,当A,C,E三点共线时,求BM的长;
(3)如图3,取BE中点N,连MN,将△CDE绕点C旋转,直接写出旋转过程中线段MN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如图,菱形ABCD中,AB=AC,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且AE=BF,连接CE、AF交于点H,连接DH交AG于点O,则下列结论①△ABF≌△CAE;②∠AHC=120°;③AE+CH>CD,中正确的是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