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用它们将重为G1、G2的货物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
C.若G1=G2,则拉力F1与F2所做的总功相等 |
D.若G1=G2,则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相等 |
如图,用300N的力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
B.动滑轮重100N |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下表是在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为________,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

(2)用该滑轮组将重力为8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l米时,拉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
物体所受的重力G/牛 |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牛 | 滑轮组做有用功W有用/焦 | 拉力做的总功W总/焦 |
500 | 200 | 1000 | 1200 |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为________,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

(2)用该滑轮组将重力为8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l米时,拉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 )


A.A是动滑轮 |
B.B是定滑轮 |
C.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 |
D.电梯厢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
如图所示,在这个装置中,如果拉力F等于4牛,则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


A.8牛,l2牛 | B.12牛,8牛 |
C.8牛,8牛 | D.12牛,l2牛 |
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秒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米高的楼顶上,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__米,拉力的功率是_____瓦。

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河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7.5×103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m/s,g取10N/kg,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求:

(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2)长方体A在水中没有开始起吊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
(3)未起吊前,长方体A对河底的压强是多大。________
(4)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2)长方体A在水中没有开始起吊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
(3)未起吊前,长方体A对河底的压强是多大。________
(4)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重力为G的物体,且物体上升速度相同。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拉力小于乙的拉力 |
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
C.甲、乙的机械效率相等 |
D.拉力甲的功率大于拉力乙的功率 |
小金设利用如图装置移动质量为 5kg 的物体 A ,小金在绳子自由端以 5N 的拉力使物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拉了 10s 共移动了 30m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8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绳子克服摩擦力做功为90J | B.A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 45W |
C.A物体物体移动速度是 2m/s | D.这个装置所作有用功为 150J |
有人说,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小华设计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关系”实验,来检验此说法是否正确。

(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得数据如下表(g取10N/kg):
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___;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增大而___。

(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得数据如下表(g取10N/kg):
序号 | 重物质量/kg | 重物上升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绳端移动距离/cm | 机械效率 |
1 | 0.1 | 10 | 1.1 | 20 | 45.5% |
2 | 0.2 | 10 | 1.6 | 20 | −−− |
3 | 0.3 | 10 | 2.1 | 20 | 71.4% |
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___;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增大而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