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磁性、磁体、磁极
-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 电磁感应
- 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 交流电
-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 电与磁发展的历程
-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 磁化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 磁场
- 磁感线及其特点
- 地磁场
- +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 安培定则
- 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 半导体和超导体及其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家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由图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________;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________。
(2)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是: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根据这个方法,请你判定甲图中导线a在导线b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________。(填“向里”或“向外”)
(3)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通电导线a周围产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有________的作用。当导线a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改变,导线b受力方向随之改变。
(4)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来实现的。

(1)由图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________;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________。
(2)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是: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根据这个方法,请你判定甲图中导线a在导线b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________。(填“向里”或“向外”)
(3)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通电导线a周围产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有________的作用。当导线a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改变,导线b受力方向随之改变。
(4)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来实现的。
如图是1825年日内瓦年轻的物理学家科拉顿做实验的装置图,为避免磁铁对磁针的作用,把实验装置放在两个房间内,他在乙房间把磁铁放入线圈的过程中,甲房间的小磁针将_____(填“不动”或“转动”),乙房间出现的电磁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为_____现象。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幅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
B.丁实验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
C.丙实验说明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
D.乙实验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
小周新买了一个无线充电器,将手机直接放在面板上就可以给手机充电。研究发现,无线充电器的送电线圈会产生磁场,而手机端的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就会产生电流,手机就实现充电。下图中与手机充上电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材料四: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的实验中,_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试猜想法拉第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当爱迪生把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________,若要从图丙现象变为图丁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________方向。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材料四: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的实验中,_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试猜想法拉第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当爱迪生把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________,若要从图丙现象变为图丁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________方向。
对于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通电后,移去小磁针,磁场消失 |
B.甲、丙对比可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
C.本实验揭示了电生磁现象 |
D.图乙断电后,小磁针的N极将会指向地磁场的北极 |
(1)如图是小明在研究电与磁知识时做的实验:甲乙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_____。
(2)小明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如图),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他推测的主要依据是电荷_____会形成电流。你认为图中小磁针的偏转情况会与他实验中(图)的_____ (填“甲”或“丙”)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同。
(2)小明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如图),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他推测的主要依据是电荷_____会形成电流。你认为图中小磁针的偏转情况会与他实验中(图)的_____ (填“甲”或“丙”)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同。

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勇在家里饶有兴趣地做起了小实验。他找来一枚缝衣针,在条形磁铁上擦了几下,然后用一根细软的棉线将缝衣针悬挂起来并保持水平,结果发现静止后它的针尖总是指向南方,这说明缝衣针已经被磁化成了一枚小磁针。为验证奥斯特实验,小勇把通电台灯的导线(导线内电流约为0.3安)移到缝衣针的正下方10厘米处,并靠近缝衣针平行放置。结果发现缝衣针并未发生偏转。带着疑问,小勇在科学课堂上与大家展开讨论,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这时,老师让小勇用两节干电池(3伏)和一段电阻丝(15欧)重新做这个实验。在静止指向南北方向的缝衣针正上方10厘米处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缝衣针转动了。某同学看了实验后想到:缝衣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呢?他认为有这几种可能:可能是风吹;可能是缝衣针旁磁铁的吸引;可能是铁质物体接近缝衣针;还可能是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了磁场。
(1)题中小勇用条形磁铁将缝衣针磁化后,这枚缝衣针的针尖是______(填“S”或“N”)极。
(2)在课堂实验中,电阻丝内通过的电流为______安。
(3)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小磁针会转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奥斯特实验中,为了验证是“直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这一事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题中缝衣针从直导线正下方移到了直导线正上方,闭合开关后,缝衣针将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同学们在可讨论中的两种观点,通过可躺实验可以否定的是______(填字母)
(1)题中小勇用条形磁铁将缝衣针磁化后,这枚缝衣针的针尖是______(填“S”或“N”)极。
(2)在课堂实验中,电阻丝内通过的电流为______安。
(3)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小磁针会转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奥斯特实验中,为了验证是“直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这一事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题中缝衣针从直导线正下方移到了直导线正上方,闭合开关后,缝衣针将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同学们在可讨论中的两种观点,通过可躺实验可以否定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台灯线内有两根导线,且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台灯线内电流太小,产生的磁场太弱,不足以让缝衣针偏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