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学习了能量的相互转化,小来同学对小球的运动轨迹很感兴趣,小来找来所需器材和一个光滑小球,进行如下2个实验: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西线悬挂一个小球,B点与A点的高度相同.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摆到B点,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静止”“沿BC方向运动”、“沿BD方向”或“沿BE方向运动”)
(2)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西线悬挂一个小球,B点与A点的高度相同.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摆到B点,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静止”“沿BC方向运动”、“沿BD方向”或“沿BE方向运动”)
(2)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
2012年6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____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____F2(选填“>”“=”或“<”)。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____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____F2(选填“>”“=”或“<”)。
用6N的水平拉力拉着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小车的动能逐渐变大。当拉力逐渐减小为2N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将( )


A.逐渐变大 | B.逐渐变小 | C.先变大后变小 | D.先变小后不变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物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小盘内放0.7N的砝码,用力F拉着木块向左运动,至少需要___N的拉力。

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减速下落 |
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 |
C.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 |
D.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0.6F0 |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的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 )


A.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 B.MN段的速度大于OP段的速度 |
C.MN段受到的摩擦力为3N | D.OQ段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等于F |
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B.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C.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 |
D.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水平所受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
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 。


纸锥编号 | 下落高度h/m | 扇形纸片半径r/cm |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 纸锥锥角α/° | 下落时间t/s |
1 | 1.9 | 10 | 90 | 81.9 | 2.20 |
2 | 1.9 | 10 | 135 | 71.1 | 1.84 |
3 | 1.9 | 5 | 90 | 81.9 | 2.20 |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 。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 B.5号纸锥先到地 |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
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 B.③①②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加速向上运动是因为火箭受到的浮力大于火箭的重力。 |
B.翱翔的人造卫星和上升的热气球主要受到了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
C.一个小气泡从深水中上浮未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增大。 |
D.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