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之间一定接触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
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最终将停止,这是因为汽车不受力的作用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匀速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
B.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
C.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 |
甲、乙为同种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甲的体积为乙的两倍。现将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力F作用在物体甲上,推动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如图a所示;第二次,将两物体位置互换,放在原来的地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F作用在物体乙上,推动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如图b所示。两次运动过程中,物体甲、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


A.图a中大 |
B.图b中大 |
C.一样大 |
D.因地面的情况不知道,所有无法判断 |
(2016•宁波)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


A.一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 | B.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 |
C.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 D.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 |
一只重为G1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重为G2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示,站在小磅秤上的人用力推木箱的顶板,此时小磅秤的示数将____,大磅秤的示数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8年5月2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载入太空,为首次月球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等探月任务提供了保障。
(1)运载火箭点火后,获得向上的动力从而加速升空,此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2)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鹊桥号”中继星位于图示________(选填“a”或“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1)运载火箭点火后,获得向上的动力从而加速升空,此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2)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鹊桥号”中继星位于图示________(选填“a”或“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正方 | 反方 |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
3.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 | 4.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5.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A.1、3、5 | B.2、3、6 | C.2、4、6 | D.2、4、5 |
关于力与二力平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
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能保持静止状态 |
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力的作用 |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在美轮美奂的光影中,冰上少年与智能机器人随音乐共舞,20多名机器人动作整齐划一,精准优美,和炫屏少年相得益彰,如图所示。关于正在表演的机器人和冰上少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会场里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少年耳朵里 |
B.机器人在水面上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 |
C.机器人在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
D.表演过程中,少年具有惯性,机器人没有惯性 |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
B.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的存在 |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
D.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