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器”扑灭,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导电
B.液态二氧化碳极易汽化,吸收大量热
C.气态二氧化碳不易燃烧
D.气态的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炼钢炼铁B.作燃料C.急救病人D.推动火箭的助燃剂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空气中约占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2,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同学采用了图2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①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功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由此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21%(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个)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取4份等质量的,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和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
组别




加入物质



Mn
产生氧气的质量/g
0



不溶物的质量/g
0



 
已知,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分解制氧气
B.残留不溶物的质量关系为
C.分解制氧气效果最好的催化剂
D.不加入其他物质时,未发生分解反应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气体,等溶液变色后,将它放在酒精灯下加热煮沸,直至溶液不再发生变化,本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
A.紫色→红色→紫色B.紫色→红色→无色C.紫色→红色→红色D.紫色→蓝色→无色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请你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实验前先通入CO,后再开始加热,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CO的原因而是(答一点)_________。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会引发火灾。孔明灯会引发火灾的原因是
A.提供可燃物B.供给氧气
C.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有A、B、C、D四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的原子核内,通常无中子,D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刺鼻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由以上两种元素组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_____,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