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外,是否有过氧化氢生成呢?带着疑问,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一定条件下,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还有过氧化氢生成。
该小组做出这种猜想的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
(实验探究)研究小组根据查阅的资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首先在A、B、C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1毫升酸性KMnO4溶液。接着点燃氢气并收集燃烧产物,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A
不褪色
实验B
褪色
实验C
不褪色
 
根据以上实验分析:

(1)氢气燃烧时,烧杯外冰毛巾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①有利于降低烧杯的温度,防止烧杯破裂
②有利于降低燃烧产生的气体的温度,有助于气体的液化
③创设低温环境,使部分氢气燃烧产生一定量的过氧化氢
(2)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氢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3)除了氢气之外,还有很多物质也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请再举出一个例子(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Na2O2)和CO2的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a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_____。
(2)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
(3)请解释D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学生用混有石灰石的锌粒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在这种情况下,制得的氢气里混有少量的CO2、HCl气体,除去它们可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产生H2:___
(2)产生CO2:_____
(3)除去CO2:____   
(4)除去HCl: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性质和用途差异很大。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B.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甲的方法是:利用图1实验装置,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①为了准确测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应在___开始用量筒收集气体。
A实验开始时
B有连续气泡产生时
C先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熄灭后
②如果读数时,量筒中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测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将___
A 偏大  B偏小  C不影响
(2)乙的方法是:取10克样品,加水溶解后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滴入盐酸质量与相应溶液的pH,获得数据如图。结合图2中数据,则样品中Na2CO3的含量为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D.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明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是_____ 。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 。(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的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受热的时间,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在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实验小组产生氧气的速率各不相同。他大胆提出猜想: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可能与反应物浓度、温度、是否使用催化剂有关为了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小明除了准备如图所示的器材,还准备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水,二氧化锰,秒表等材料。

(1)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反应的速率总是先快后慢,结合上述结论,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