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 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 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 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HCO3==NaCl+ ▲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__________。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 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数据记录如下: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1)查阅资料得知: 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 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HCO3==NaCl+ ▲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__________。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 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数据记录如下: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Fe>Cu ![]() | B.滤渣含有铁和铜 ![]() | C.滤液中不含Cu2+ ![]() | 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
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样品中只含氯化钠一种杂质),设计了如图实验:

(1)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________,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若过滤所得滤液Y的质量是136g(忽略过滤过程中滤渣表面的氯化钠残留),则该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________,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 氯化钡溶液 ![]() | B. 硝酸银溶液 ![]() | C. 碳酸钠溶液 ![]() | D. 稀盐酸 |
(3)若过滤所得滤液Y的质量是136g(忽略过滤过程中滤渣表面的氯化钠残留),则该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向盛有26.4g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8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固体全部消失,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变为240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某化肥厂需大量二氧化碳生产化肥,欲购进一批石灰石(其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厂家到产地取样分析以确定价格。他们取样2克,并把2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每次剩余固体质量见下表:
试计算:
(1)2克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稀盐酸的用量 | 第一次加入5克 | 第二次再加入5克 | 第三次再加入5克 | 第四次再加入5克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1.4克 | 0.8克 | 0.4克 | 0.4克 |
试计算:
(1)2克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下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
(1)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多少克?_______________
(2)若将该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5%的葡萄糖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____________
(1)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多少克?_______________
(2)若将该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5%的葡萄糖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____________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Ⅰ.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实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选取适当操作序号)__________。
Ⅱ.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
(1)步骤如下:①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____克。需水______毫升。
②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则应怎么处理?__________________。③溶解:
(2)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

Ⅰ.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实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选取适当操作序号)__________。
Ⅱ.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
(1)步骤如下:①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____克。需水______毫升。
②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则应怎么处理?__________________。③溶解:
(2)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
A.制得的食盐还不纯 | B.读数时仰视 |
C.称量用的砝码生锈 | D.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不要求计算);
②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
③20℃时,将20g 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④从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不要求计算);
②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
③20℃时,将20g 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④从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
消毒液用途比较广泛,使用消毒液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否则危害很大,不如不用。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根据说明书(如右图)配制消毒液,下列肯定不需要仪器是( )








A.天平 | B.量筒 | C.烧杯 | D.玻璃棒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