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克。
实验编号 | A | B | C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 9 | 16 | 27 |
溶液质量(克) | 59 | 66 | 68 |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克。
烧杯中盛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d点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
B.bc段溶液质量增加70.2g |
C.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D.ab段产生白色沉淀 |
科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对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的鉴定。取废液的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20g时不再产生气泡,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g,并绘制了图象。

(1)通过图象可知该废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计算图象中a点的数值_____________。
(3)计算当碳酸钠溶液加到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___________?

(1)通过图象可知该废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计算图象中a点的数值_____________。
(3)计算当碳酸钠溶液加到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___________?
绍兴是中国著名的“酒乡”.绍兴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多次获得国际金奖.绍兴黄酒是一门综合性的发酵工程学,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它的酿造过程可以概括为:选料→发酵→压榨→勾兑→澄清→煎酒等步骤.(题中部分数据为方便计算略做处理)
(1)发酵即淀粉→葡萄糖→酒精的过程,请你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方框内填写化学式:C2H5OH

(2)制酒发酵过程必须使发酵室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可采用电加热的方法,电路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已知加热用电阻丝的电流值与发酵室中的温度关系如表所示:则电阻丝中电流应保持在1.5-1.8A的范围内.如果电源电压是36V,电阻丝电阻是10Ω,为了控制电路能正常工作,可在图中虚线框内接入_____________ 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它的电阻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Ω.


(3)压榨是把酒液和固体酒精进行简单分离的过程.此过程类似于我们学过的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______(选填字母)
(4)勾兑是把不同质量分数的生酒混合达到规定质量分数的生酒的过程,一般可以按如图所示方式进行,已知甲管道中生酒的流量为2升/秒(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液体体积),当乙管道流量阀门调至某一位置时,恰好可以勾兑出符合质量标准的酒精质量分数为18%的生酒,则乙管道的流量为_______升/秒.(假设生酒的密度为1克/厘米3)
(1)发酵即淀粉→葡萄糖→酒精的过程,请你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方框内填写化学式:C2H5OH

(2)制酒发酵过程必须使发酵室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可采用电加热的方法,电路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已知加热用电阻丝的电流值与发酵室中的温度关系如表所示:则电阻丝中电流应保持在1.5-1.8A的范围内.如果电源电压是36V,电阻丝电阻是10Ω,为了控制电路能正常工作,可在图中虚线框内接入_____________ 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它的电阻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Ω.


(3)压榨是把酒液和固体酒精进行简单分离的过程.此过程类似于我们学过的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______(选填字母)
A.结晶 | B.过滤 | C.蒸馏 |

如图是某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的稀盐酸100g,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________ mL(精确到0.1mL)
(2)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取该固体8g,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恰好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试计算该包固体中所含碳酸钠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_______

(1)配制10%的稀盐酸100g,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
(2)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取该固体8g,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恰好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试计算该包固体中所含碳酸钠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
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 g,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计算:
(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
(2)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请计算:
(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
(2)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实验室用如下(图甲)方法制取氢氧化铜固体。


(1)步骤①需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__________克。
(2)请从图乙中选取步骤②过滤时需要用到的器材____________。(可多选)
(3)步骤③需多次用蒸馏水清洗过滤装置中的滤渣,目的是去除残留在氢氧化铜表面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需要检验清洗后收集到的液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写出检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1)步骤①需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__________克。
(2)请从图乙中选取步骤②过滤时需要用到的器材____________。(可多选)
(3)步骤③需多次用蒸馏水清洗过滤装置中的滤渣,目的是去除残留在氢氧化铜表面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需要检验清洗后收集到的液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写出检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新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
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_____ .
(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_____ .
A. 氦气 ![]() | B. 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 | C. 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
如图是某同学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答出两处即可);
①_____;②_____。
(2)若操作正确,配制时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mL)。
(3)如果配制的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6%,则造成误差的原因有(答出两条即可):
①_____;②_____。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答出两处即可);
①_____;②_____。
(2)若操作正确,配制时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mL)。
(3)如果配制的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6%,则造成误差的原因有(答出两条即可):
①_____;②_____。
现有6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欲使其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取的措施是:
(1)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则需要蒸发掉多少水?
(2)若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应加入多少固体氯化钠?
(1)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则需要蒸发掉多少水?
(2)若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应加入多少固体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