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 溶解度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将3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现要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需再加入________g硝酸钾固体。
(2)提纯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g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硝酸钾 | 13.3 | 20.9 | 31.6 | 45.8 | 45.8 | 85.5 | 110 | 138 |
(1)30℃时,将3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现要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需再加入________g硝酸钾固体。
(2)提纯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硝酸钠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1)Р点代表的意义是_____
(2)在 t2℃时,将45克B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的溶液得质量分数为_____
(3)把在t3℃时A、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

(1)Р点代表的意义是_____
(2)在 t2℃时,将45克B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的溶液得质量分数为_____
(3)把在t3℃时A、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
科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区域(填“I”“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
(2)生产上要配制5000g12%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2g/cm2)体积为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区域(填“I”“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
(2)生产上要配制5000g12%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2g/cm2)体积为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如图所示,通过胶头滴管向广口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能使气球鼓起来的是( )


序号 | 广口瓶中的物质 | 胶头滴管中的物质 |
A | ![]() | NaOH溶液 |
B | ![]() | 浓硫酸 |
C | CO | 石灰水 |
D | NaOH固体 | 水 |
A.A | B.B | C.C | D.D |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放入20g氯化钠,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28.6% | B.26.5% | C.40% | D.30% |
高氯酸钾(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68 | 3.73 | 7.3 | 13.4 |
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
B.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C.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
D.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可得到104g溶液 |
在实验室中经常会用到以下几种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①蒸发溶剂、②冷却结晶、③溶解过滤、④蒸馏,现有以下几种情况请指出选用哪种方法进行分离提纯:《填序号)
(1)乙醇(沸点为78℃)和水混合物的分离_____
(2)从食盐水得到食盐_____
(1)乙醇(沸点为78℃)和水混合物的分离_____
(2)从食盐水得到食盐_____
下表是硝酸钾(KNO3)、氯化钠(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硝酸钾、18g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只使硝酸钾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当改变温度的过程中氯化钠在溶液中恰好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硝酸钾和溶剂水的质量比为____。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硝酸钾、18g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只使硝酸钾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当改变温度的过程中氯化钠在溶液中恰好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硝酸钾和溶剂水的质量比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