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 溶解度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现对某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若蒸发10克水析出a克固体,蒸发20克水析出b克固体,蒸发30克水析出c克固体。则下列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a+b | B.c=2b-a | C.c=2b+a | D.c=2a+b |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小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水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g | 15 | 20 | 25 | 30 |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 0 | 2 | 7 | 1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 18g 氯化钠 |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9∶25 |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 B.溶剂的温度 |
C.溶剂的种类 | D.溶剂的质量 |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将白磷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再将试管放置在空烧杯中。往空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组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钡固体不断搅拌 | B.镁条和稀盐酸溶液 |
C.硝酸铵固体和水 | D.食盐固体和水 |
下图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6克,试问:

(1)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
(2)在50℃时9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10℃,有___硝酸钾晶体析出?
(3)如图中C点代表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如果使该点所表示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①可加____克硝酸钾晶体?
②若仍维持原温度不变,应蒸发___水?

(1)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
(2)在50℃时9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10℃,有___硝酸钾晶体析出?
(3)如图中C点代表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如果使该点所表示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①可加____克硝酸钾晶体?
②若仍维持原温度不变,应蒸发___水?
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 KNO3固体。

(1)图C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证据是______;
(2)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1)图C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证据是______;
(2)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段变 |
B.B到C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在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6克,在该温度下,将30克硝酸钾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质量分数为( )
A.25% | B.33.3% | C.26% | D.20.6% |
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
(2)2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31.6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述(2)中所得到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 冰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冰 E 氢氧化钠 F 氧化钙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
(2)2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31.6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述(2)中所得到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 冰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冰 E 氢氧化钠 F 氧化钙
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医药、生活、生产中。如图是由工业副产品氯化钙(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镁)制取高纯碳酸钙的工艺流程简图。

(有关资料)
①氯化铵受热会分解;
② 在室温下,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如示;
(1)工艺流程中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
(2)向工业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所需氧化钙为粉末状,其目的是________;
(3)由氯化钙、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制取碳酸钙,同时产生NH4Cl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副产品NH4Cl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_______肥,为保证肥效,它不可与______性物质混合。
(4)生产过程中先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一定量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做有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
(5)溶液A经蒸发浓缩、操作2、加入氯化钙、过滤等过程方可获得氯化铵固体,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结晶(填“降温”或“蒸发”),加入适量氯化钙使得氯化铵的溶解度_______(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从工艺成本角度考虑,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有关资料)
①氯化铵受热会分解;
② 在室温下,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如示;

(1)工艺流程中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
(2)向工业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所需氧化钙为粉末状,其目的是________;
(3)由氯化钙、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制取碳酸钙,同时产生NH4Cl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副产品NH4Cl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_______肥,为保证肥效,它不可与______性物质混合。
(4)生产过程中先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一定量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做有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
(5)溶液A经蒸发浓缩、操作2、加入氯化钙、过滤等过程方可获得氯化铵固体,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结晶(填“降温”或“蒸发”),加入适量氯化钙使得氯化铵的溶解度_______(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从工艺成本角度考虑,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