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
A.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在第5.5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80℃
D.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某液态物质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假设每分钟物质向外放出的热量相等,且忽略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固体属于晶体
B.该物质的的熔点是60℃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25分钟
D.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古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句体现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4~8min甲不吸热
C.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
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