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熔化与熔化现象
- 凝固与凝固现象
- 熔点和凝固点
-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 沸腾及沸腾条件
-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 蒸发及其现象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液化及液化现象
-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 水的三态变化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一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
C.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
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沥青④铁⑤萘”这些物中,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它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______。(以上两个空均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


A.在BC段物质处于液态 |
B.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
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 |
D.BC段物质温度不变,说明没有吸热 |
像食盐、白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颗粒都是_____________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
910℃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910℃以上转变为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

(1)在910℃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个,在910℃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个。
(2)纯铁晶体在晶型转变前后,二者基本结构单元的边长之比为(910℃以下与910℃以上之比)___________.
(3)转变温度前后两者的密度之比(910℃以下与910℃以上之比)_____________.

(1)在910℃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个,在910℃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个。
(2)纯铁晶体在晶型转变前后,二者基本结构单元的边长之比为(910℃以下与910℃以上之比)___________.
(3)转变温度前后两者的密度之比(910℃以下与910℃以上之比)_____________.
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铅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熔点/℃ | 328 | -38.8 | -117 | -95 |
沸点/℃ | 1740 | 357 | 78 | 111 |
A.铅在350 ℃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
C.在绍兴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 D.在绍兴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
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 |
C.该物质D点的密度小于E点的密度 |
D.该物质从固态到液态过程中分子间距增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