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
(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
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
C.C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
D.DE段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一株天竺葵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如图所示为天竺葵植株随光照强度增强CO2吸收(释放)量发生变化的坐标曲线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OB段,随着光照增强,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B.在B点,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C点,天竺葵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在D点,天竺葵植株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部位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晴朗的白天进入植物体叶片气孔和从叶片中通过气孔散失的气体依次是(  )
A.二氧化碳;氧气B.水蒸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D.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褪色时未用酒精溶液
B.植株在暗处放置时间过短
C.铝箔遮光不严
D.光照时间过短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瓶口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1)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_______作用,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向A中迅速加入_______和稀盐酸。
(3)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作用,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什么措施证明上题过程的产物?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A.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如图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市的“河岙红”品牌枇杷皮薄、味浓、糖分高,曾获得台州市精品枇杷评比会金奖,现在名气一年盖过一年。获得优质高产的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
B.为了提高总产量,把枇杷树种得越密越好
C.移栽时剪去幼苗的一些叶片能减弱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
D.以枇杷枝或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能保持枇杷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敏同学学习了有关生物体的知识后,给出了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樟树的营养方式是自养,鲤鱼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C.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D.人体患高血压是有害的,低血压是有利的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对于如何设置对照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方案:①取两株生长相近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株继续遮光,另一株光照4小时,然后分别摘其叶片进行实验对比;②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分别摘其有无遮光的两张叶片进行实验对比;③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部分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摘取这张叶片,将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实验对比。

(1)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如图,有同学对叶片脱绿的操作进行了微型化改造,很快完成了实验。请说出这个微型实验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