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制定探究方案
-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清明节前后,江南一带经常是阴雨绵绵的天气。小颖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①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②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斜面光滑且较长,倾角α可调),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探究:

(1)保持斜面倾角α不变,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一。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
表一
表二
(2)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α,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乙所示),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小颖对表二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
(3)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_____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度,其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

(1)保持斜面倾角α不变,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一。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
表一
质量m(g) | 3 | 6 | 8 | 12 | 20 |
时间t(s) | 1.7 | 1.7 | 1.7 | 1.7 | 1.7 |
表二
倾角α | 15° | 30° | 45° | 60° | 75° |
时间t(s) | 1.9 | 1.6 | 1.2 | 1.6 | 1.9 |
(2)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α,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乙所示),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小颖对表二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
(3)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_____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度,其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
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损的,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疑问,小科同学选用两只梨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水果果皮的作用。请你与他一起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_____。
(4)实施: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5)预期结果:_____梨子先腐烂,腐烂的原因是有大量的_____在梨子内生长和繁殖。
(6)得出结论:_____。
(7)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还存在的缺陷是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_____。
(4)实施: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5)预期结果:_____梨子先腐烂,腐烂的原因是有大量的_____在梨子内生长和繁殖。
(6)得出结论:_____。
(7)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还存在的缺陷是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
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他应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开始寻找证据。他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了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冒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中,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没,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
(2)小明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 ____
(3)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
(2)小明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 ____
(3)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
今年将取消手机长途和漫游费,让手机更加普及,用Wifi上网也成了的生活习惯.不过网上报道丹麦学生发现Wifi会危害种子发芽,他们在装了无线路由的房间,放一盘(百粒)即将发芽的种子;在没有无线路的房间同样放一盘(百粒)即将发芽的种子,每天浇水观察.半月后,有WIFI房间的种子仅6粒发芽,而没有WIFI房间的种子有79粒发芽.
(1)丹麦同学所做的实验是典型的对照实验,按照探究目的,放在WIFI房间的那组种子属于_______组。
(2)两个房间放置的种子浇的水是一样多的,空气也无差别.考虑到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应该要求两个房间的_______也基本相同.
(3)丹麦同学做本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丹麦同学所做的实验是典型的对照实验,按照探究目的,放在WIFI房间的那组种子属于_______组。
(2)两个房间放置的种子浇的水是一样多的,空气也无差别.考虑到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应该要求两个房间的_______也基本相同.
(3)丹麦同学做本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从空中下落有快有慢,有人说:下落物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快,质量小的物体下落要慢。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至少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关系:
(1)提出问题: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吗?
(2)建立假设: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比质量小的物体快。
(3)实验验证、搜集数据:(小明、小钟分头自己做实验)小明左右手各取一个物体,在楼顶一起放手下落……
①在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____,不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____。
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用两种方法,本实验中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明重复做了10次实验,并绘制了折线图(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两个物体),从图中整体上分析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图)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关系:
(1)提出问题: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吗?
(2)建立假设: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比质量小的物体快。
(3)实验验证、搜集数据:(小明、小钟分头自己做实验)小明左右手各取一个物体,在楼顶一起放手下落……
①在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____,不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____。
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用两种方法,本实验中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明重复做了10次实验,并绘制了折线图(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两个物体),从图中整体上分析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图)
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 B.建立假设 | C.获取事实 | D.得出结论 |
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及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喷洒植株。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____。请你帮助设计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_____和_____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____。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2)如果20天后,出现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及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喷洒植株。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____。请你帮助设计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_____和_____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____。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2)如果20天后,出现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A),于是他准备了两组健康状况相近的健康的小白鼠各10只(B),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C),另一组喂正常食物(D)。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E)。
(1)文中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建立猜想与假设”的是_______。(填A或B或C或D或E)
(2)本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
(3)步骤B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D的设置与步骤C形成___________,这是科学探究探究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1)文中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建立猜想与假设”的是_______。(填A或B或C或D或E)
(2)本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
(3)步骤B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D的设置与步骤C形成___________,这是科学探究探究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秒表。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________。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_。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秒表。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________。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_。
一个科研小组计划检测一种新研制的环保型除草剂是否能有效地除草,他们选用了三块相似的草地进行实验。第一块草地喷洒传统的除草剂,第二块草地喷洒与第一块等量的新型除草剂,第三块草地不喷洒任何除草剂。几天后,发现第一块草地的除草效果良好,而第二块草地与第三块草地长势相似,那么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 )
A.实验失败 |
B.对照组设置不合理 |
C.新的除草剂能投入使用 |
D.新的除草剂可能没有除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