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家里买了一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测3次.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问:
①请你写出李刚的猜测_____
②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李刚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________,而其他的量保持相同,请你写出他保持相同的两个量:如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一天琳琳与几位同学在计论:要是没有了重力,妈妈在厨房做早餐时,会发现什么事?以下是她记录的A、B、C、D四位同学的发言,错误的是()
A.能用刀切西瓜
B.煤气灶燃着后火苗很快熄灭
C.能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D.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打羽毛球时,同学们发现羽毛的断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及飞行稳定性等。他们讨论后决定从研究羽毛球自由下落这一简单的运动方式入手,探究羽毛断落情况对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影响。
(1)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
羽毛球
A
B
C
D
E
F
品牌
燕子
燕子
燕子
江山燕
江山燕
江山燕
羽毛断落根数
0
2
8
0
4
8
 
你认为应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比实验。
(2)甲乙两同学正确选择三只羽毛球后,分别设计以下方案:
甲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静止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顺序,重复三次。
乙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分别从三楼静止释放,测量三只羽毛球落地时的速度。
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其中操作上简易可行的是___同学的方案。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相同的力、相同的方式拍打羽毛球,不同品牌的新羽毛球飞行的情况并不相同,你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不同品牌的羽毛球的__________不同: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 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将现象记入表格。
布料种类
涤纶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看,应采用_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校在一次学生探究“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关系”的活动中,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器材及生活废弃物(均已消毒),小强所在实验小组领取了如下物品:
A.250ml易拉罐2个
B.550ml矿泉水瓶2个
C.铁皮两片
D.火柴
 
E.蜡烛
F.温度计
G.黑色密封带(用胶带代替)
小强仔细查看后,发现每个实验组至少可以选择不同的三组材料进行实验。
(1)你认为这三组材料可能是:______为一组、_______为一组、_________为一组(填符号)。
(2)假如小强的实验设计及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小强通过本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在实验中有个意外发现:将在太阳下暴晒后的对比装置到室内后,发现表面颜色深的物体降温快……对此你有哪些猜想?(至少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标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若在被调查的一个池塘中,捕获一部分鲫鱼(数量为M),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捕,重捕的鲫鱼数为n,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数为m,则可计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种群的数量为。在计算池塘中鲫鱼种群数量时用到的一个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自然界认识的“假说”,下列证据不能支持相应“假说”的是
A.气球胀大时,球面各点彼此远离——大爆炸宇宙论
B.尺蛾群体中不同个体数量变化——自然选择学说
C.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四川汶川地震——板块构造学说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KCl、K2SO4、NH4HCO3、NH4Cl中任选两种固体混合即可制到“钾、氮复合肥料”,同学们欲从其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 供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1)(做出猜想)
猜想1:KCl和 NH4HCO3
猜想2:KCl和NH4Cl
猜想3:K2SO4和 NH4HCO3
猜想4:__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若要证明猜想2成立,小明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该方案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应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
(4)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__________。
(5)梅梅同学完成本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
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肥力有关
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分状况有关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