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革命纪念馆展出的革命年代湖南省茶陵县政府公文纸的条印图案。这一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应是
A.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D.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央党校教授赵福亭认为:***是20世纪的伟人,在历史阶段的关键时刻都留下了印记。***在20世纪30、40年代留下的印记是
A.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C.参加中共一大,成为***的创始人之一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人物的重大理论贡献是什么?
(2)图二、图三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图二、图三中人物都对图一人物的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他们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3)概括上述人物的理论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1853年中国福建巡抚徐继畬在赠送给美利坚合众国一块石碑上面写到:“……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仍不僭位号,不传子孙”。你认为该碑颂扬的应是
A.华盛顿B.林肯C.威尔逊D.罗斯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775年4月18日,经过一夜行军的英军抵达莱克星顿时,在晨雾中隐约看到约五十名北美殖民地民兵‘一分钟人’,在不远处并排站立着。起初双方都略有迟疑,只是互相喊叫着。喧哗之中,发出一声枪响,双方交火,民兵撤退,草地上留下8具民兵的尸体。”上述描绘的战斗情景发生在美国的
A.纽约城郊外B.华盛顿城郊外C.波士顿城郊外D.费城郊外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第1598条规定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
第1710条规定凡劳动力雇佣者可与出卖劳力者商定,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约定支竹报酬的契约。

——摘自《拿破仑法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历史意义。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先哲,他们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成人艺术比较》

材料二  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予,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引自《论语》

材料三  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每种社会团体的建立,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在于生存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及其内在关系。
(2)结合材料分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有何不同?
(3)两者对人的定义的差别在治国思想上有何表现?他们的治国思想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昏庸)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听取各方意见)也;其所以暗者,偏信(只相信面之词)也。”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打江山)与守成(守江山)孰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天下破败混乱),覆彼昏狡(统治者昏庸害民),百姓乐推(老百姓拥戴新君),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上天也支持眷顾),乃不为难。然既得(得天下)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体,百姓凋残而侈务(奢靡浪费之事)不息,国之衰弊,恒(永远)由此起。以斯(此)而言,守成则难。”

——选编自《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太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中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和边疆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吐蕃王朝灭亡后,古老的宫堡大部分毁于战火,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缩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布达拉宫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的白宫及其圆寂后修建的红宫。此后,历代达赖喇嘛又相继扩建,终成布达拉宫今日之规模。

——余茂智《布达拉宫——藏族古建筑的精华》

材料二 以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为契机,唐太宗开启了汉文化大规模传入吐蕃地区的大门,其历史功绩可以和孔子创立儒学、占卜、历算、工巧等的贡献相媲美。

——韩腾、石硕《从藏文史料对唐太宗的记载看藏族史学观》

材料三 清朝皇帝频繁地召见边疆民族各族王公、活佛、喇嘛、土司等上层人物,其中到北京觐见者,称为“年班”,到承德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觐见者,称为“围班”……皇帝与他们共同宴享射猎,赏赐财物,笼络感情,从而达到了“来之乃所以安之”、“恩益深而情益联”的怀柔效果。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布达拉宫的修建历程,并从布达拉宫的修建历程的角度,用一句话概括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唐太宗时期“开启了汉文化大规模传入吐蕃地区的大门”。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承德避暑山庄的政治地位。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并以故宫中的某一建筑为例加以说明。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发现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新证据的发现,理论的创新往往都出现在这个环节。牛顿认为,科学原理是通过对自然进行实验而得到的认识,因此,他称之为“实验哲学”。牛顿科学的基础是微粒哲学,在牛顿看来,自然之书是用微粒符号和微粒语言写成的,这一点是和玻义耳一样的。但是,伽利略和笛卡尔则认为自然之书是由几何符号写成的。由此,牛顿创造性地把当时的这两种倾向综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
材料二  “两面神思维”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卢森堡提出,指的是同时构想出两个或多个并存的、同样起作用的或同样正确的、相对立的概念、思想或印象。爱因斯坦创造性地把“两面神思维.运用到物理学领域。在爱因斯坦之前,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一直争论不休,成为两个对立的理论。而爱因斯坦创造性地运用两面神思维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样,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就不再是对立的两种性质,而是综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性质“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通过长期的科学实战和哲学探索,认识到理论必须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同时,理论创新还需大胆思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瑕《牛顿与爱因斯坦科学发现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科学研究方法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牛顿和爱因斯坦科学发现观的异同。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