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西方人信仰上帝,明清时代的中国人推崇理学,这两种信仰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都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
C.都属于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A.兼并战争下思想间激烈交锋B.儒家思想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各诸侯国普遍采用法家思想D.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融合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孔子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揭示了“躬稼”是“有天下”的前提;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 阐发了土地所有权与民心向背、国家治乱的关系。这表明
A.土地五谷就是家国天下B.儒家推崇重农抑商思想
C.农耕经济影响儒家思想D.民本思想成为主流观念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可能源自
A.《论语》
B.《孟子》
C.《道德经》
D.《春秋繁露》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下列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很早就有解决类似问题的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C.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无为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