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孔子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揭示了“躬稼”是“有天下”的前提;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 阐发了土地所有权与民心向背、国家治乱的关系。这表明
A.土地五谷就是家国天下
B.儒家推崇重农抑商思想
C.农耕经济影响儒家思想
D.民本思想成为主流观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4-02 03:43: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儒家文化”在英文中写为“the Confucian culture”,其中“Confucian”是指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同类题2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
同类题3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故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同类题4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同类题5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