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利用这一契机,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舆论战,***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新民主主义论》等进行反击。这场论战
A.为“***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
B.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C.使国共两党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论联合政府》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强调:“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其言论
A.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B.指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C.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D.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作为革命战略家,***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提出了许多伟大的战略口号,下列战略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
A.致力于反对垄断B.注重中西文明有机结合
C.解决了土地问题D.否定了西方工业化模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三大政策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
B.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共和国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主张民族独立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孙中山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为此他()
A.核定地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发展实业,推动全国铁路建设
C.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改组政党,谋求国家和平统一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建国70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列表格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大会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 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 报告中“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