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
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
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促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 |
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材料 一十九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当世界上其他国家,至少就自由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经济陷入一片停滞之时,唯独苏联……最保守的估计,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同一时期,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结合所学简述这一现象形成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英法三国经济的不同发展趋势。“以苏联为师”主要是指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材料 一十九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当世界上其他国家,至少就自由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经济陷入一片停滞之时,唯独苏联……最保守的估计,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同一时期,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结合所学简述这一现象形成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英法三国经济的不同发展趋势。“以苏联为师”主要是指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煤炭与英国
请以“煤炭与英国社会发展”为主题,对以上材料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 煤炭与英国
时间 | 内容 |
16世纪晚期 | 地产所有者开始获得煤矿开采权 |
17世纪以后 | 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煤炭被逐渐用作燃料 |
1700年 | 煤炭产量300万吨 |
18世纪50年代末 | 布里奇沃特公爵修建运河,将煤矿同曼彻斯特联系起来 |
1800年 | 煤炭产量为1000万吨 |
1826年 | 兰开夏郡的煤矿工人为反抗煤矿主的剥削,展开一系列罢工 |
1842年 | 从煤矿中获得巨额利润的乔舒亚伯爵的儿子本杰明,发明了旋转的通风道,可以采掘更深的煤层 |
1842年 | 英国颁布《矿山法》,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禁止雇用女工和十岁以下的儿童 |
请以“煤炭与英国社会发展”为主题,对以上材料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星期日”源于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礼拜的日子。11世纪时,英国法律禁止人们在星期日进行聚会、狩猎等世俗活动;到18世纪以后,娱乐、购物、郊游等成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内容。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贵族政治走向没落 | B.宗教淡出社会生活 |
C.工厂制度已经形成 | D.休闲活动商业化趋势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 |
B.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的密切 |
C.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D.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
英法两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1850—1900年)

据如表可知,在19世纪中后期

据如表可知,在19世纪中后期
A.英法两国工人的生活水平同步提升 | B.英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法国 |
C.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 | D.西欧福利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交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采取样品展示、邀请他国参展,以扩大对外贸易。伦敦世博会共有来自10个国家约10万件展品参展,展品包括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机床等,展览历时164天,吸引了630万人参观。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展出了电缆、印刷机、打字机等;1900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纪回眸”世博会,展出大型发电机和无线电收发报机,彼时的世博会成为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也寄予了一个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争夺中心地位的冲动。
——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 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13个省市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成交金额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1972年广交会到会美商有42人,1983年中外合资企业首次参会。1999年获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首次亮相,机电产品出口成交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2007年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09年,20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万名采购商到会,出口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
——摘编自孟红《“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沧桑巨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并分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交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在189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产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现象
A.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 | B.会导致生产过剩与萧条的产生 |
C.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 D.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
1870年,美国几乎没有电气设备工业;1879年,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1890年,美国生产的电气产品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1902年,美国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材料反映出美国
A.重视新技术的运用 | B.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
C.工业生产后来居上 | D.企业管理日趋完善 |
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
A.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 B.推动了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 |
C.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