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开辟新航路
- +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荷兰的殖民扩张
- 两次工业革命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
A.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 B.推动了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 |
C.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据如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项目年份 | 1680 | 1730 | 1780 | 1830 |
黄金 | 5.0 | 7.8 | 0.2 | 3.0 |
树胶 | 8.1 | 9.4 | 12.0 | 71.6 |
奴隶 | 55.3 | 64.3 | 86.5 | 1.9 |
据如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 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
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 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 |
“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这一规定
A.是英国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共同签订的 |
B.沉重打击了法国的中转贸易,引发了七年战争 |
C.有利于确立和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
D.绝对禁止了欧洲大陆与英国人进行通商和贸易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
材料二 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针对此种现象,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种对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52%。
材料四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材料一 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
——1890年《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1)材料一认为“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请为他的观点寻找两个历史依据。材料二 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针对此种现象,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种对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52%。
——以上材料摘自《贸易战争》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材料四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4)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
据统计,166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00吨逐渐增加到178000吨;17世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增速由5%迅速增加到25%。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 B.商品进口渠道增多 |
C.工业化水平有极大提高 | D.推动殖民地经济多元发展 |
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我们也把它称为“黑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通过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 B.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C.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 D.破坏了亚洲文明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