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A.是英国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共同签订的 |
B.沉重打击了法国的中转贸易,引发了七年战争 |
C.有利于确立和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
D.绝对禁止了欧洲大陆与英国人进行通商和贸易 |

图1:在阅读《圣经》的妻子被丈夫的举动所吸引。
图2:在翻阅账簿的妻子被丈夫的举动所吸引。
对比上述两幅作品,请选择其中一幅作品中进行分析解读。(要求:史实准确,表述连贯)材料一 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
——1890年《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1)材料一认为“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请为他的观点寻找两个历史依据。材料二 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针对此种现象,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种对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52%。
——以上材料摘自《贸易战争》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材料四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4)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直接推动因素,并简要概括这一因素给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哪些条件。(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材料二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目标以及它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A.利于法国工业革命开展 | B.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动摇 |
C.背离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 D.重商主义思想方兴未艾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 B.依靠生产技术的革新 |
C.取决于发明家的个人智慧 | D.得益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
①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市场形成有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发展④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亚非拉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材料一 按照布罗代尔的研究,在前近代时期,欧洲城市,公共卫生情况大同小异,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主要是雨水),通过清洁工处理固体垃圾。直到18世纪,巴黎、伦敦的河畔依然成为人们自由大小便的场所;城内街道无清扫街道章程,是以各街道泥淖拉杂,堆积甚多;饮水也成问题因为居民什么东西都往河里扔。糟糕的卫生状况导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极易流行。
19世纪前后,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 、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9 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才逐渐酝酿、开展。这方面,传教士倡其先声,他们从母国和故乡的经验出发,呼吁中国改善卫生环境。中国出使人员有感于中国与欧美城市公共卫生的巨大差距 ,开始发出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记载了西方自来水生产过程, 称之为“激水机”。中国早期改良派思想家,也对改善公共卫生问题发表许多真知灼见。郑观应对西方城市垃圾处理称道不已。
近代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25 个租界,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也领先全国。以上海为例,租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而上海华界将租界的一套移植过去,并在食品检疫、预防流行病等方面与租界合作。
——以上材料根据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整理、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相比于前近代时期,19世纪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条件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分析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意义。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