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煤炭与英国
时间
内容
16世纪晚期
地产所有者开始获得煤矿开采权
17世纪以后
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煤炭被逐渐用作燃料
1700年
煤炭产量300万吨
18世纪50年代末
布里奇沃特公爵修建运河,将煤矿同曼彻斯特联系起来
1800年
煤炭产量为1000万吨
1826年
兰开夏郡的煤矿工人为反抗煤矿主的剥削,展开一系列罢工
1842年
从煤矿中获得巨额利润的乔舒亚伯爵的儿子本杰明,发明了旋转的通风道,可以采掘更深的煤层
1842年
英国颁布《矿山法》,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禁止雇用女工和十岁以下的儿童
 
请以“煤炭与英国社会发展”为主题,对以上材料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论述题 更新时间:2020-04-02 09:4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

——1890年《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1)材料一认为“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请为他的观点寻找两个历史依据。
材料二 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针对此种现象,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种对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52%。

——以上材料摘自《贸易战争》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4)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中产阶级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财富以及在地方城市机构中的影响,参与并领导了城市改革。改造后的工业城市,其街道的扩展,照明设施的改进,以及诸如音乐厅、俱乐部及百货商店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出现,使原本只局限于家庭等狭小的私人空间的中产阶级文化由此得到扩展,形成一种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公共文化。通过一系列公共仪式活动,中产阶级将阶级、身份的区别以及属于这一阶级的文化、价值观非常直观地表现在公众面前,增强了中产阶级的阶级认同感和阶级凝聚力,进而扩展了他们在这些工业城市,乃至全国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王蓓《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城市改革与中产阶级公共文化》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启近代国家转型的艰难进程。这一转型过程在国家形态上体现为近代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但其内涵却是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对近代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报刊亭、电影院、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兴建及各类文化组织的创办和成长,逐步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文化领域,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公共传播机制,沟通社会各个阶层,并培育市民社会,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民主宪政为基础的近代国家认同,这为古老中华民族从中古国家转入近代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摘编自傅才武《论近代公共文化领域在建构国家认同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公共文化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