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
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
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
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
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措施,根本上是为了解决
A.财富高度集中问题 | B.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D.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
美国雇员持股中心报道,截至1996年,美国1万家公司已有雇员持股计划,包括900多万雇员,共持有公司资产7500多万美元,并且每年还增长300~600家公司。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 B.“新经济”发展引发经济结构变异 |
C.代议制民主逐渐完善 | D.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日益加强 |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 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
法国在二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
A.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 |
C.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 |
D.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 |
下图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缩减政府开支,适当减税
②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③加大公共设施投资,鼓励消费
④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项目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GDP增长率 | —0.4% | 2.7% | 2.3% | 3.5% | 2% | 2.8% | 3.8% | 4.5% | 5.7% |
失业率 | 5.2% | 6.6% | 6.8% | 6.1% | 5.7% | 5.4% | 5% | 4.7% | 4.1% |
通胀率 | 6.9% | 6.5% | 2.7% | 2.7% | 2.5% | 2.3% | 1.7% | 2.1% | 2.5% |
①缩减政府开支,适当减税
②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③加大公共设施投资,鼓励消费
④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现象的出现


A.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B.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作用 |
C.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加剧 |
D.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优势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 |
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
C.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
D.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