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 写出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
- 利用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解题
- 由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概率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与“3亿人上冰雪”口号的提出,将冰雪这个冷项目迅速炒“热”.北京某综合大学计划在一年级开设冰球课程,为了解学生对冰球运动的兴趣,随机从该校一年级学生中抽取了100人进行调查,其中女生中对冰球运动有兴趣的占
,而男生有10人表示对冰球运动没有兴趣.
(1)完成下面的
列联表,并回答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对冰球是否有兴趣与性别有关”?
(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现再从该校一年级全体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次抽取1名学生,抽取5次,记被抽取的5名学生中对冰球有兴趣的人数为
,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
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
附表:
参考公式:

(1)完成下面的

| 有兴趣 | 没兴趣 | 合计 |
男 | | | 55 |
女 | | | |
合计 | | | |
(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现再从该校一年级全体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次抽取1名学生,抽取5次,记被抽取的5名学生中对冰球有兴趣的人数为


附表:
![]() | 0.150 | 0.100 | 0.050 | 0.025 | 0.010 |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参考公式:

(本小题满分13分)
随机调查某社区
个人,以研究这一社区居民在
时间段的休闲方
式与性别的关系,得到下面的数据表:
(1)将此样本的频率估计为总体的概率,随机调查
名在该社区的男性,设调查的
人
在这一时间段以看书为休闲方式的人数为随机变量
,求
的分布列和期望;
(2)根据以上数据,能否有
%的把握认为“在
时间段的休闲方式与
性别有关系”?
参考公式:
,其中
.
参考数据:
随机调查某社区


式与性别的关系,得到下面的数据表:
休闲方式 性别 | 看电视 | 看书 | 合计 |
男 | ![]() | ![]() | ![]() |
女 | ![]() | ![]() | ![]() |
合计 | ![]() | ![]() | ![]() |
(1)将此样本的频率估计为总体的概率,随机调查


在这一时间段以看书为休闲方式的人数为随机变量


(2)根据以上数据,能否有


性别有关系”?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调查某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状况,研究这一社区居民在20:00-22:00时间段的休闲方式与性别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80人,得到下面的数据表:
(1)将此样本的频率估计为总体的概率,随机调查3名在该社区的男性,设调查的3人在这一时间段以看书为休闲方式的人数为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根据以上数据,我们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在20:00-22:00时间段居民的休闲方式与性别有关系”?
参考公式:K2=
,其中n=a+b+c+d.
参考数据:
休闲方式 性别 | 看电视 | 看书 | 合计 |
男 | 10 | 50 | 60 |
女 | 10 | 10 | 20 |
合计 | 20 | 60 | 80 |
(1)将此样本的频率估计为总体的概率,随机调查3名在该社区的男性,设调查的3人在这一时间段以看书为休闲方式的人数为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根据以上数据,我们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在20:00-22:00时间段居民的休闲方式与性别有关系”?
参考公式:K2=

参考数据:
P(K2≥k0) |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k0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为了研究家用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速情况,交通部门随机对50名家用轿车驾驶员进行调查,得到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车速情况为:在30名男性驾驶员中,平均车速超过
的有20人,不超过
的有10人.在20名女性驾驶员中,平均车速超过
的有5人,不超过
的有15人.
(Ⅰ)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的把握认为平均车速超过
的人与性别有关;
(Ⅱ)以上述数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现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量家用轿车中随即抽取3辆,记这3辆车中驾驶员为女性且车速不超过
的车辆数为
,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
,其中
.
参考数据:




(Ⅰ)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 平均车数超过![]() | 平均车速不超过![]() | 合计 |
男性驾驶员人数 | | | |
女性驾驶员人数 | | | |
合计 | | | |
(Ⅱ)以上述数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现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量家用轿车中随即抽取3辆,记这3辆车中驾驶员为女性且车速不超过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 | 0.150 | 0.10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某次考试中,语文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Ⅰ)如果成绩大于135的为特别优秀,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在本次考试中语文、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的大约各多少人?(假设数学成绩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段是均匀分布的)
(Ⅱ)如果语文和数学两科都特别优秀的共有6人,从(Ⅰ)中至少有一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中随机抽取3人,设3人中两科都特别优秀的有
人,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Ⅲ)根据以上数据,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语文特别优秀的同学,数学也特别优秀.
(附公及表)
①若
,则
,
;
②
,
;
③


(Ⅰ)如果成绩大于135的为特别优秀,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在本次考试中语文、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的大约各多少人?(假设数学成绩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段是均匀分布的)
(Ⅱ)如果语文和数学两科都特别优秀的共有6人,从(Ⅰ)中至少有一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中随机抽取3人,设3人中两科都特别优秀的有


(Ⅲ)根据以上数据,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语文特别优秀的同学,数学也特别优秀.
(附公及表)
①若



②


③

某中学数学老师分别用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对入学数学平均分和优秀率都相同的甲、乙两个高一新班(人数均为20人)进行教学(两班的学生学习数学勤奋程度和自觉性一致),数学期终考试成绩茎叶图如下:

(1)学校规定:成绩不低于75分的优秀,请填写下面的2×2联表,并判断有多大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附:参考公式及数据
K2=
(2)从两个班数学成绩不低于9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3名,设ξ为抽取成绩不低于95分同学人数,求ξ的分布列和期望.

(1)学校规定:成绩不低于75分的优秀,请填写下面的2×2联表,并判断有多大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 甲班 | 乙班 | 合计 |
优秀 | a | b | |
不优秀 | c | d | |
合计 | | | |
附:参考公式及数据
P(x2≥k) |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k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K2=

(2)从两个班数学成绩不低于9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3名,设ξ为抽取成绩不低于95分同学人数,求ξ的分布列和期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某机构为了解公众对“车辆限行”的态度,随机抽查
人,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后制成下表:
(1)世界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
岁为青年,
为中年,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以下
列联表:
(2)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的前提下,认为赞成“车柄限行”与年龄有关?
附:
,其中
独立检验临界值表:
(3)若从年龄
的被调查中各随机选取
人进行调查,设选中的两人中持不赞成“车辆限行”态度的人员为
,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年龄(岁) | ![]() | ![]() | ![]() | ![]() | ![]() |
频数 | ![]() | ![]() | ![]() | ![]() | ![]() |
赞成人数 | ![]() | ![]() | ![]() | ![]() | ![]() |
(1)世界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



| 青年人 | 中年人 | 合计 |
不赞成 | | | |
赞成 | | | |
合计 | | | |
(2)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附:


独立检验临界值表:
![]() | ![]() | ![]() | ![]() | ![]() |
![]() | ![]() | ![]() | ![]() | ![]() |
(3)若从年龄





“中国式过马路”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某调查机构为了解路人对“中国式过马路 ”的态度是否与性别有关,从马路旁随机抽取30名路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列联表:
已知在这3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反感“中国式过马路 ”的路人的概率是
.
(1)请将上面的列表补充完整(在答题卡上直接填写结果,不需要写求解过程),并据此资料分析反感“中国式过马路 ”与性别是否有关?(
(2)若从这30人中的女性路人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一活动,记反感“中国式过马路”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男性 | 女性 | 合计 |
反感 | 10 | | |
不反感 | | 8 | |
合计 | | | 30 |
已知在这3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反感“中国式过马路 ”的路人的概率是

(1)请将上面的列表补充完整(在答题卡上直接填写结果,不需要写求解过程),并据此资料分析反感“中国式过马路 ”与性别是否有关?(

(2)若从这30人中的女性路人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一活动,记反感“中国式过马路”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某中学将100名高一新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两个“平行班”,每班50人.陈老师采用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在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为了解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后,陈老师对甲,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计成绩不低于90分者为“成绩优秀”.

从乙班随机抽取2名学生的成绩,记“成绩优秀”的个数为
,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填写下面2x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附:

从乙班随机抽取2名学生的成绩,记“成绩优秀”的个数为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填写下面2x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 甲班(A方式) | 乙班(B方式) | 总计 |
成绩优秀 | | | |
成绩不优秀 | | | |
总计 | | | |
附:

P(![]() | 0.25 | 0.15 | 0.10 | 0.05 | 0.025 |
k | 1.323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某校高三数学备课组为了更好的制定二轮复习的计划,开展了试卷讲评后效果的调研,从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中选出一些学生易错题,重新进行测试,并认为做这些题不出任何错误的同学为“过关”,出了错误的同学认为“不过关”,现随机抽查了年级50人,他们的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如下表:

(I)由以上统计数据完成如下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期末数学成绩不低于90分与测试“过关”是否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II)在期末分数段[105,120)的5人中,从中随机选3人,记抽取到过关测试“过关”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I)由以上统计数据完成如下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期末数学成绩不低于90分与测试“过关”是否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II)在期末分数段[105,120)的5人中,从中随机选3人,记抽取到过关测试“过关”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