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③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④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 。 , 。 ,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⑤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小题1】《孔雀东南飞》选自_______(集子名)是我国最长的_______。它和北朝的《木兰辞》被合称为“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家来贵门(_________)  
②不母驱使(_________) 
③留待作施(_________)   
与小姑别(_________)
【小题3】第④段空白处应填如下句子,但顺序已打乱,请你重新排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A.腰若流纨素B.头上玳瑁光C.足下蹑丝履
D.口如含朱丹E.耳著明月珰F.指如削葱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见”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府吏见叮咛B.相见常日稀C.君既若见录D.渐见愁煎迫
【小题5】“相”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及时相遣归B.好自相扶将C.嬉戏莫相忘D.久久莫相忘
【小题6】开头第①段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
【小题7】选文中多处运用铺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请选取一处进行评析。
【小题8】第④段中写兰芝七严妆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小题9】第⑤段为什么要写兰芝和小姑分别呢?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此诗为王维鼓励友人张判官赴边而作。②见:同“现”。逐:追随。张征虏:张飞,三国蜀将。③霍冠军:霍去病,因击匈奴之功封为冠军侯。④倚剑:拄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豪情满怀,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格调相似。
B.诗人认为成守边关、建立军功主要目的是要保卫国家,报效祖国,而非追求功名利禄。
C.诗人借用张飞被封征虏将军、霍去病被封冠军侯之典,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
D.尾联写张判官身负长剑,突出其慷慨赴边的英武,诗人高歌相送是对友人出塞的激励。
【小题2】诗歌颈联描写塞外景色有何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月①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①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后来,白居易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标注:“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通篇都从对方入笔,表达的是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
B.首联以明月之夜,清辉照人,引出离人幽思,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见月伤别。
C.诗歌颔联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思念之深。“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
D.诗歌尾联以“今朝”“方”表示后悔寄诗之迟,“共语”和“同悔”又蕴含双方绵长的友谊与思念,感人至深。
【小题2】诗歌颈联与李清照《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小题1】本诗颈联应填的一句是( )
A.萧萧远村疏林外
B.桃杏勃勃映篱斜
C.棠梨叶落胭脂色
D.白苹香散东风起
【小题2】诗人写一次出行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闲,野兴很浓,后来为什么忽然“惆怅”起来?
【小题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在动态中写景,因人有野兴,贪看景色,而任马踏看,随意而行。
B.颔联“万壑”衬“数峰”,峰本不能言,“无语”是作者感情的移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C.颈联写行道所见之草木,色彩鲜明,一片美景,预示着丰收。
D.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归隐之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__________。
【小题2】阅读这首诗 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本诗一、二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和“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B.本诗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这种有色有声的描写,描绘出一派愉悦的景象,创造出一个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C.本诗的一、二句是一组鲜明的对比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
D.诗中“万里船” 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广,一言时间久。诗人身在草堂,却如此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小题3】请简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字的妙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郑十八虔

杜 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钱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①原题为《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被杜甫赞“才过屈宋”的郑虔,在安史之乱中无罪却被定罪,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②樗,散:分别见于《庄子·逍遥游》《庄子·人世间》,樗散,指无用之材。③严谴:严厉的处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并非单纯地描写郑虔“鬓成丝”的外貌,自称“老画师”的语言,还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B.郑虔是个“垂死”之人了,却在国家“中兴”时被贬到如此遥远荒凉之地,抒发了作者对皇帝的不满。
C.作者没来得及为郑虔送行,郑虔就已经“苍惶”地踏上了前往台州的道路,可见“严谴”逼迫之急。
D.诗歌尾联情真意切,诗人坚决地表示:即使生不能和好友见面,九泉之下也要和他交朋友。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该诗是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被押赴元都途径金陵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草合离宫转夕晖”与“孤云漂泊”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南宋朝廷沦亡了,诗人也漂泊无依了。
B.颔联写山河依旧、人事已非,深刻揭露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情怀。
C.颈联“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诗人由芦花洁白如发联想到自己,寄寓了自己对青春不再的深切感伤。
D.尾联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小题2】本诗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小星》

选自《诗经·召南》

嘒彼小星,小小星儿闪着微微光,

三五在东。三颗五颗大星在东方。

肃肃宵征,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

夙夜在公,为了管家早忙晚也忙。

寔命不同。人人有命人人不一样!

嘒彼小星,小小星儿闪着微微光,

维参与昻。参宿昴宿大星在东方。

肃肃宵征,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

抱衾与裯,被子帐子都得自己扛。

寔命不犹。人人有命人人比我强!

(注释)① 嘒(huì)光芒微弱的样子。②参宿,属于猎户座,共有七颗星,其中明亮而接近的三颗称为参宿三星。上一章“三五在东”的“三”,即指参宿三星。昴(mǎo):昴宿,是一著名星团,属于金牛座,其中有较亮的星七颗。王人误以为昴宿只有五颗星。上一章“三五在东”的“五”,即指昴宿。③衾(qīn):被子。裯(chóu):帐子。④不犹:不如。
【小题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_______”。
【小题2】“嘒彼小星,三五在东”是写景,与下边“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叙事的联系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是对整个夜空的泛写,闲闲道来,但景色关情。
B.一、二句是夜行小官吏在自述所见,景中有事。
C.“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就似为赶路的小官吏画像。
D.“夙夜在公”是对“肃肃宵征”的补充说明。“夙夜”表明难得一夜如此。
【小题3】诗人由自己的苦辛到哀叹“实命不同”、“实命不犹”的原因是
【小题4】请用概括的语言,完成《小星》的内容提要。
【小题5】对《小星》一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章与第一章字句基本相同,采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赋、比、兴的手法。
B.《小星》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劳者之歌。
C.“抱衾与裯”与上一章的“夙夜在公”相比,不仅有实写与虚写之别,在感情的色调上更明显地流露出不满。
D.全诗风格质朴,写景、叙事、抒情联翩而下,明显地表现出即兴吟唱、为情造文的民歌创作特色。
E.《小星》以小见大、由远及近,由一人的苦辛引出对苦乐不均的社会现象的不平之鸣。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皇祜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②漏:漏壶,古代计时器。③未央:未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驿站月色昏昏、漏声滴答、一灯如豆,景中融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最觉风露早”是羁旅之人身病受困的独特感受,“梦”是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C.尾联属以景结情写法,所写秋蝉聒噪和疏桐黄叶之景更增添无穷的感慨与辛酸。
D.全诗以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意象真实表现了诗人羁旅独苦的心境。
【小题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小题2】本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