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郑十八虔

杜 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钱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①原题为《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被杜甫赞“才过屈宋”的郑虔,在安史之乱中无罪却被定罪,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②樗,散:分别见于《庄子·逍遥游》《庄子·人世间》,樗散,指无用之材。③严谴:严厉的处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并非单纯地描写郑虔“鬓成丝”的外貌,自称“老画师”的语言,还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B.郑虔是个“垂死”之人了,却在国家“中兴”时被贬到如此遥远荒凉之地,抒发了作者对皇帝的不满。
C.作者没来得及为郑虔送行,郑虔就已经“苍惶”地踏上了前往台州的道路,可见“严谴”逼迫之急。
D.诗歌尾联情真意切,诗人坚决地表示:即使生不能和好友见面,九泉之下也要和他交朋友。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2 11:47: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兵车行(节选)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兵车行》,是杜甫著名的叙事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弦的送别图。兵车,指征戌的军队,行,是出发的意思。
B.本诗以“道旁过者问行人”为界分为两段: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次段传达征夫的诉苦,是纪言。
C.诗寓情于叙事之中。“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带有着诗人浓厚的感情色彩:一个家庭主要劳力被突然抓兵,怎么能不扶老携幼、奔跑呼号?
D.作者作为“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被征的戌卒)一边说一边频频点头,这些描写,不仅有画面感,而且增添了诗歌的真实性。
E.“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深刻指出是唐玄宗穷兵黩琥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小题2】分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D.《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
E. 《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
【小题2】(小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