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该诗是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被押赴元都途径金陵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草合离宫转夕晖”与“孤云漂泊”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南宋朝廷沦亡了,诗人也漂泊无依了。
B.颔联写山河依旧、人事已非,深刻揭露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情怀。
C.颈联“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诗人由芦花洁白如发联想到自己,寄寓了自己对青春不再的深切感伤。
D.尾联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小题2】本诗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2 02:45: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教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节选自《指南录后序》)

季布,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李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耶?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上乃赦季布。

太史公曰:李布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计所出 莫:不要
B.贾余庆等以祈请使北 诣:到……去
C.果言如朱家指     指:通“旨”,意思,意图
D.乃髡钳季布 髡钳:古代刑罚名,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夜则以兵围寓舍 意季布匿其
B.然而隐忍行     夫忌壮士资敌国
C.贾余庆献谄后   有名
D.无留北 季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作者在“战、守、迁皆不及施”的危机情况下出使北营,考虑到谈判不能成功,出使的主要目的是窥探元军敌情:在此过程,也表现了作者为国捐躯的决心。
B.甲文第二段,起初,作者在元营意气激昂,大义凛然,让元军不敢轻视,作者作为国家使节,不辱使命;后来,因为内奸与敌人勾结,破坏了局面,致使作者被扣押。
C.季布曾是项羽的部下,多次使刘邦困窘;刘邦战胜项羽后,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要夷灭三族;后来经过周氏、朱家、汝阴侯滕公等人的帮助,刘邦赦免了季布。
D.文天祥、季布均非偷生怕死之辈,文天祥从国家使者变为俘虏,季布从叱咤风云的战将变为奴隶,他们忍受耻辱,都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