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__________。
【小题2】阅读这首诗 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本诗一、二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和“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B.本诗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这种有色有声的描写,描绘出一派愉悦的景象,创造出一个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C.本诗的一、二句是一组鲜明的对比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
D.诗中“万里船” 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广,一言时间久。诗人身在草堂,却如此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小题3】请简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字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2 12:45: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④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安禄山。⑤庾信;南北朝诗人。侯景之乱,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表现了自己飘泊异地、孤苦无依的处境;结末借咏怀古人庾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情感深切真挚。
B.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C.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不见楼台,只有日月高悬。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D.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庾信来咏怀。结构上承上启下。
E. 尾联承接上联,引入了庚信的典故,意在表明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才诗动江关,赢得名声。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