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退居近墅

张咏

选得烟村寄掩,拙谋翻似解忘机。

名场未入老将至,乡信不来春欲归。

窗背晚阴黄鸟语,簟横幽径落花飞

何由尽会苍苍意,时复携筇上翠微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的标题“退居近墅”点明了作者此时的身份,退居的官员选择了田野间的草房作为自己居所,与首联“选得”相照应
B.诗歌首联中以“烟村”“掩扉”写出闲适淡然的环境,诗人因拙于谋略而去职,在外人看来反而好像是自己消除心机甘于淡泊。
C.颔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未立而人生易老,青春短暂而暮年已至的感叹,也表现了诗人在春尽之时淡淡的思乡之情。
D.尾联中诗人一问一答,怎么才能领会“苍苍意”,只有时常携竹杖登青山,语言含蓄,韵味无穷,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小题2】颈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灞上①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家。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B.颔联中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寒”与“独”相互映衬,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C.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衬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
D.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前文景物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尾联直抒胸臆。本诗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有人评论,此诗中的“独”和“久”两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
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性,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颔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说明他珍惜生活,懂得享受。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反映了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也写出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小题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乐宫①
李 贺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瓜②,瓶中弄长翠。
新成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板鸣,左倌③提壶使。
绿蘩④悲水曲,菜萸别秋子。
[注释]①安乐宫:三国时期,吴国所筑官殿,在武昌。②邵陵瓜;一说东陵瓜。召平,秦东陵侯,秦亡,于长安东城种瓜。③左倌(guān):汉恒帝时宦官,封上蔡侯。④绿蘩:绿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汲水,惊起了深井边桐树上乌鸦,动静结合,写出安乐宫如今破败的景象。
B.运用典故,写安乐宫中的水如今只能在瓶中泛着绿色涟漪,表达昔盛今衰之感
C.宫殿精美,歌声回响,拍板声悦耳,内侍忙碌,展现了安乐宫昔时的繁华盛况。
D.虽同为怀古作品,但此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昆阳望海

杨慎

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浼漾银河通。

平呑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蚊龙宫。

天外烟峦分点缀,云中海树入空蒙。

乘槎破浪非吾本,已斩盘竿狎钓情。

(注)①杨慎(1488-1559),明世宗时,因当面直谏谪戍云南永昌。这首诗是他到云南后写的。②“乘槎”即乘坐木筏。传说汉朝人张赛奉使西域,寻找河源,曾乘槎到了天河。“破浪”,晋朝宗悫曾用“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表达自己的抱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雄”字领起下文,并由眼前所见实景引发丰富大胆的想象,景象波澜壮阔。
B.额联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描写昆明湖的浩大深沉,湖面连城一片,水深直至龙宫。
C.颈联荡开笔触,以“天外”“云中”拓宽视野,暗示自己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抱负。
D.尾联巧用“乘槎”“破浪”两则典故,自然妥贴,不着痕迹,彰显诗人非凡写作功力。
【小题2】诗歌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从景和情的关系上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植海石榴

[唐]柳宗元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闭颜色,徂岁为谁荣?

[注]①蓬瀛;蓮菜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②徂岁:光阴流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承题目,先状海石榴形貌之弱小,再写其意气之高远,形神兼备,对比鲜明。
B.第三句写海石榴生长的环境,“月”“曙”写意境的皎洁、明亮,以表达诗人的心境。
C.颈联写称作珠树、琼英的海石榴,却被人们裁植在长满莓、苔的粪土中,反差强烈。
D.“意”“梦”“为谁”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海石榴以生命力,寄托了诗人的深情。
【小题2】这首诗描写海石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泊岳阳楼下

杜 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练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练字的典范。
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逍遥游》.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E.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小题2】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入塞

沈彬

苦战沙间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

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答圣君。

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

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写沙场征战之事,将士因“苦战”而“卧箭痕”,突出战斗之惨烈。
B.首联下句写将士闲上戍楼,仰望天星,以寄托自己有家难归、思乡恋亲之情。
C.颔联直抒胸臆,表现将士力克强敌、誓死报国的斗志,对仗工稳而言辞豪壮。
D.“鸢觑败兵”、“马惊边鬼”描写边塞之战的惨烈悲壮,为下文议论点题作铺垫。
【小题2】这首诗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杜甫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小题1】请简要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小题2】尾联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息。
【小题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