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岳飞(1103-1142)
- + 陆游(1125-1207)
- 《关山月》
- 《书愤》
- 《诉衷情》
- 《钗头凤》
- 杨万里(1127-1206)
- 朱熹(1130-1200)
- 张孝祥(1132-1169)
- 辛弃疾(1140-1207)
- 姜夔(1155-1221)
- 文天祥(1236-1283)
- 邓剡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早年壮怀激烈,雄心勃勃,是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流露出一丝悔意。 |
B.颔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绩,颈联则写壮志未酬而年华老去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
C.颈联写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满是悲怆。“塞上长城“句,作者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明志,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
D.尾联极力赞美诸葛亮,惭愧自己才德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惭愧自己未能在诸葛亮麾下建功立业。 |
E.全诗表现了作者虽历经艰难却矢志不渝,虽内心悲愤却并不消极的爱国情怀。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蝶恋花①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小题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小题1】“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两句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鹧鸪天①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②,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栌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①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陆游调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不久后写下的。②青门学种瓜:指学汉初的邵平在长安青门外种瓜。【小题1】“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两句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入”和“摩”自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藏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入”和“摩”自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藏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E. “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写出了沉寂的意境。
【小题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
D.“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
【小题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 思①
陆 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②。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E. 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以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小题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秋 思①
陆 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②。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游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的“沙鸥”特征相同。 |
B.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残缺之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
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 |
【小题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岳池农家①
陆游
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
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有痕秧正绿。
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②起。
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
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③。
[注]①岳池:即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②差科:指官府摊派的徭役。③东作:指春季的农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E.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描写了一个装扮入时,且有高超缫丝技术的农家少女形象,其中“素手”指没有佩戴首饰的手。
【小题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岳池农家①
陆游
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
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有痕秧正绿。
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②起。
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
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③。
[注]①岳池:即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②差科:指官府摊派的徭役。③东作:指春季的农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用大部分篇幅描写农村的田园风光,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清新恬淡的艺术风格。 |
B.全诗可分为四层,每四句为一层。开篇四句为第一层,诗人从眼前景写起,将原本平常无奇的农村景象,写得生动美好充满生机活力。 |
C.“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一句中,“源头”一词把画面一下拉成远镜头,使用象声词“叱叱”,使景色从无声到有声,这是诗人眼中的远景。 |
D.“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一句描写了热闹的农家生活,西舍成婚,东邻生子,喜事 一桩接一桩。众乡亲买花携酒前去庆贺,一片喜气洋洋。 |
【小题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相关试题
解嘲
南宋 陆游
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
注:⑴耽:沉迷。⑵鱼蠹:书中蛀虫。
(1)“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陆游怎样的读书情态?
(2)“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表达了作者对读书怎样的认识?
解嘲
南宋 陆游
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
注:⑴耽:沉迷。⑵鱼蠹:书中蛀虫。
(1)“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陆游怎样的读书情态?
(2)“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表达了作者对读书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