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释)①迮:狭窄,这里指宋朝金瓯(国家版图)破碎,也象征朝廷言路狭窄,预示作者仕途不顺。②遒:这里指迫近,尽。③画角:古代乐器名,形入竹筒,外加彩绘,故城之。一般在黎明和黄昏吹奏,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士气。④桐江:浙江桐庐江,汉代严光曾隐居此地,在桐江垂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凭高阁乾坤迮”,诗人凭栏高阁之上,感慨国土沦丧,自己年华老去,空怀满腔愤懑,只得借酒浇愁。
B.“病入中年日月遒”,诗人写作此诗时已经59岁,接近晚年,流露出人生易老、岁月将尽的无限伤感。
C.颈联“空”“只”两字,用字巧妙,抒发自己渴望上阵杀敌报效祖国却难以如愿的怅恨之情。
D.尾联实写,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报国无门的无奈和苦闷之情。
【小题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愁情?请结合全诗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哀郢二首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③,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悼今。
D.颈联“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业未竟。
【小题2】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排行七。扬州帅:即淮南东路安抚使。幕:幕府。②荛:樵夫,这里代表普通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二句以简洁的笔墨概括了金兵南犯的经过,同时也交待了诗的写作背景。
B.诗人以“刍荛”自比,流露了其因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C.“空怀畎亩忧”表达了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D.尾联移情于景,诗人自己不忍与七兄分别,却不直接道出,而是将这种感情赋予多情的乱絮和飞花。
【小题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小题1】陆游,南宋爱国词人,号________。
【小题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词中以莺燕无声反衬杜宇啼鸣,悲凉凄切。
B.词人梦中惊醒,百无聊赖之时捡起树枝消磨时光。
C.结句联想到在家乡听莺燕鸣叫的情景,顿时勾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D.“飘然”有一种神秘的意味,表现了词人面对羁旅生涯的洒脱。
【小题3】这首词画线句描写的景象有何特点?联系全词分析它的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蒙的风光。③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 “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
B.“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
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
D.词中“谁记”、“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小题2】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两句的妙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①元元:人民、百姓。
【小题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田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B.陆诗前两句属于间接抒情,表意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
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
D.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
【小题2】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梦境,下阕写梦醒后的感想,虚实对比,反差巨大,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
B.“雪晓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望似水”都从听觉角度写景,但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C.词人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突出了冷清凄凉的环境氛围,以此衬托作者的悲苦心境。
D.“铁骑无声望似水”句,是指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小题2】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日睡起

陆游

白露已过天益凉,练衣初覆篝炉香。

天其闵我老且惫,付以美睡声撼墙。

离骚古文傍倦枕,砥柱巨刻悬高堂。

睡余一读搔短发,万壑松风秋兴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秋日”描写,白露过后,天气更加寒凉,添加衣服生炉取暖。
B.颔联交代了诗人年老疲乏的状态,“声撼墙”用夸张的手法写酣睡。
C.“天其闵我”运用拟人手法,写老天怜悯“我”,表达了尚能安然入睡的欣喜。
D.《离骚》放枕边,厅堂悬挂着砥柱巨刻,环境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隐逸之情。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哀郢二首(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
B.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C.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
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
【小题2】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官池春雁(其一)

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两雁

陆游

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

冥飞远矰弋(1),长路谙冰霜。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

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注释:(1)矰弋:射鸟用的箭。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第四句中“隔暮云”寓意归乡之途充满艰险。
B.陆诗中“镜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
C.陆诗“冥飞”两句写雁克服了长路中重重的艰难险阻。
D.两首诗分别用“鸂鶒”和“燕雀”来反衬雁的形象。
【小题2】比较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请概括两首诗中“我”的形象。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