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 思
陆 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游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的“沙鸥”特征相同。
B.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残缺之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
E. 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以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小题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03 06:4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姚平仲小传

(南宋)陆游

①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②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

③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

④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

(注)①枝梧:抗拒。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然关中豪杰皆之(_________)
(2)以为浅(__________)
(3)采药者莫能至(__________)
(4)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世西陲大将 此亡秦之续耳,窃大王不取也
B.心服其沉勇,复取行 覆之掌,虚若无物
C.度采药者莫能至,解纵所乘骡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3】把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
【小题4】作者在第①段中多次提及童贯的用意何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小题5】第④段对人物刻画可谓“形神兼备”,请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