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 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小题2】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下面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南乡子

陆游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A.开头两句词写出了作者年轻时的胸襟抱负和交游名人雅士的繁华热阔的生活情景。
B.三十年来像梦一样, 一个“梦”字,写出了作者无尽的心酸和世事无常的不尽慨叹。
C.故地重游,不待人嘲,自感羞愧,写出作者年老体衰、事业无成,愁苦不堪的形象。
D.扁舟、月笛和烟蓑等意象,构筑了宁静淡远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的心境。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南乡子

陆游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词写出了作者年轻时的胸襟抱负和交游名人雅士的繁华热闹的生活情景。
B.三十年来像梦一样,一个“梦”字,写出了作者无尽的心酸和世事无常的不尽慨叹。
C.“客路萧萧两鬓秋”,写出了作者为国事日夜操劳,以致两鬓发白的情况。
D.故地重游,不待人嘲,自感羞愧,写出作者年老体衰、事业无成,愁苦不堪的形象。
【小题2】词中作者把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对比,试做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②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①槎(chá):木筏。②冥冥:深远而不明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君”称朋友,以“仙”修饰朋友所乘之船,表现了词人对朋友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B.“后日相思”两句是说作者的思念之情将随着朋友到达天涯海角,运用的是虚写手法。
C.下片首句是对朋友的嘱托,是希望他上任之后切勿佩戴明珠翠羽,不要注重打扮。
D.末句是想象朋友“政成”之后朝见天子时的样子,“衣袂翩翩”写出了他的踌躇满志。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夜寒独觉

杨万里

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注]问津。

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

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

(注)华胥政:黄帝梦入华胥仙国。该国百姓听任自然,甚为自得。后遂用“华胥梦、梦华胥、华胥路、华胥境、华胥国、华胥政”等指梦境、仙境。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小儿啼哭惊扰了自己的美梦,为全诗奠定了烦闷愁苦的感情基调。
B.“恰则华胥政问津”运用典故,反衬出诗人现实处境艰辛、生活不如意的境况。
C.“老来万事不如人”是诗人“脚到五更偏作冷”的直接感叹,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D.“若无窗月谁相伴”以窗外明月烘托出孤寂的氛围,以“谁相伴”抒发内心的孤独。
E. “尚有布衾寒似铁”表现了诗人的知足,表达出诗人达观的精神风貌和豁达的胸襟。
【小题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词闲居瓢泉之作。②鹈鴂:《离骚补注》说:“鹈鴂、杜鹃实两种”。③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④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B.以啼鸟只解春归之恨来正面衬托人间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铺垫。
C.词中大量引述历史故事,用简练的语言铺叙了古代的人间种种离情别恨。
D.结尾点题,从上文中凌空驰骋的眼前景的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小题2】请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同异。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B.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C.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D.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刘仙伦①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②,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③,望到中原天尽头。

[注]①刘仙伦,吉州庐陵(今江西古安)人,南宋人、布衣终生。②阊阖,天门,天宫。③淮山,淮南的山。宋、金以淮河为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贯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挟风带雨之笔横空而来,极写快目楼的巍峨形势,壮气横溢,为后面具体抒写铺垫蓄势。
B.颔联虚实结合写登楼游目欢笑恐惊天,却不知栏杆已冲霄汉。一“愁”字生动写人惊奇之感。
C.颈联从视觉和触觉角度进一步写楼之高峻,以浪涛钓艇的远景和飓风透骨的触感衬托高楼之威势。
D.尾联写诗人既登高楼,便觉区区淮山不可障目。一“望”字与陆游诗“中原北望气如山”情感相似。
【小题2】有人评论本诗外豪放.内深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酒家壁

陆游

明主何曾弃不才,书生飘泊自堪哀。

烟波东尽江湖远,云栈西从陇蜀回

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

酒香菰脆丹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

(注)①陆游终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然而,由于当权派奉行妥协投降的国策,他在政治上不断遭受压制和排斥。②不才: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③隆兴二年至乾道元年(1164年—1165年),陆游因触犯皇上,先后通判健康、镇江。④乾道五年至淳熙三年(1168年—1177年)陆游先后在四川夔州、蜀州、嘉州、荣州为官。淳熙九年,又入蜀任祠禄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他先后在四川为官十年,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抒胸臆,正话反说,明说“不才”,实为大才、有才之人,抒发了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伤痛。
B.颔联借景抒情,从小处着笔,描绘了烟波江湖,陇蜀云栈,东尽西从之景,于雄奇奔放的意境中见沉郁悲凉风格。
C.颈联对仗工整,前句写景,寒秋夜雨,凄冷萧瑟,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后句叙事,写自己年老体衰,积衰成病。
D.尾联精选意象,美酒、脆菰、丹枫、笑口,明快宜人,一反前文阴沉色调,正所谓“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哀”情。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小题1】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
【小题2】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