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晴晚望

贾  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就为下文清冷凄清的感情抒发奠定了基调,烘托出诗人的失意、苦闷。
B.五、六句在写景上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
C.诗中末尾两句诗人写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
D.这首诗的诗题交代了晴雪和暮色这两种所写景物。描绘了一幅寒寂的空山晚晴图。
E.作者应举落第,心情抑郁,美好的事物使诗人心情得到缓解,可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又生悲观。
【小题2】赏析本诗中的颔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①渭水:长安郊外,送客的地方。②兰桡:以木兰树做的船桨,这里代指船。③海云端:海云边,因闽地临海。
【小题1】全诗围绕 “忆”字,回想了哪些场景?请简要概括。
【小题2】请联系全诗,简要赏析“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的妙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小题1】本诗押韵的字有几个?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5B.4C.3D.2
【小题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声衬静,渲染山村的萧索冷落。
B.三四句写景有声有色,营造了幽深险僻的境界。
C.五六句转写夜景,以点燃的熊熊烽火表明这一地区不平安。
D.全诗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谋篇布局。
【小题3】本诗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现诗人心理的变化,请就此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韩潮州愈

贾 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①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③浪西楼:地处潮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的心早与友人同乘兰舟,直达潮州那潮水的尽头,体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自己愿追随友人而去。
B.颔联直抒别后景况,友人这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来,我怎能不驰书慰问?此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
C.颈联“峰悬驿路残云断”,写险峰上驿路高悬被流云遮断,与韩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意蕴相近,均突出了道路的险阻。
D.尾联宕开一笔,具体描写韩愈读到此诗时潮州那瘴气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小题2】贾岛好苦吟,善推敲,其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其颈联用词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③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回忆起笔,写诗人的心曾和韩愈同乘兰舟,直达天南潮水的尽头,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
B.颔联“隔岭”“出关”二词,点出诗人与韩愈之间关山迢递,烘托出互通书信的宝贵,也包含了对二人同为奸佞构陷的慨叹。
C.颈联“峰悬驿路残云断”,写险峰上驿路高悬被流云遮断,与韩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意蕴相近,均突出了道路的特点。
D.尾联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地设想将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小题2】贾岛好苦吟、善推敲,其诗多有精妙之语,请以本诗颈联中两字为例赏析其用词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将军书院

贾岛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徽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②著:同“着”。未朝回:不打算早回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田将军书院花石的新颖:花木因其新栽而不落俗套,石因远来而突破常见。
B.颔联描写田将军书院的竹子穿越到邻家生长,地上绿苔数层,突出了书院的清静。
C.“户尽开”一词暗示出书院主人的开放性格,说明此处经常有客人来此读书论道。
D.全诗前六句把笔墨集于视觉之上,一句一景,景景紧扣表达中心,最后两句抒怀。
【小题2】诗人在田将军书院不打算早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①元和十四年,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直言极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②潮水:河流名,流经潮州。③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④城根:犹城脚。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回忆起笔,写诗人的心曾和韩愈同乘兰舟,直达天南潮水的尽头,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
B.颔联“隔岭”“出关”二词,点出诗人与韩愈之间关山迢递,烘托出互通书信的宝贵。
C.颈联“海浸城根老树秋”,写潮州老树盘根错节,饱阅风霜,背城面海,遒劲苍凉,反衬出韩愈被贬谪后孤寂、迷惘的心绪。
D.尾联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地设想将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洛阳道中寄弟

唐·贾岛

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

(注)①二宣:太室山和少室山。三川:洛水、伊水、河水。②金石坚:《古诗十九首·回丰驾言迈》中有言“人生非金石”。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内容与题目照应明显,如首联“趋走”与“经此路”紧扣标题中的“洛阳道中”。
B.“积雪度三川”可以理解为“于冰封雪飘之时渡过三川”,具体地写出了行路的艰难。
C.诗善炼字,如以“埋”写密云笼罩太室、少室二山:又善用借代,如以“梗”“萍”代自己。
D.本诗抒情方式多样,“惭”“悲”等处直抒胸臆,第二联寓情于景、第四联借物抒情。
【小题2】本诗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贾岛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注)①诗人以一枝斑竹赠给友人作手杖,这首诗写于其间。②“红斑”事见《博物志史补》,云:“舜之二妃,日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前两句写斑竹拄杖之由来,“拣得林中”语出平淡,但却反映了诗人找遍竹林的过程。
B.首句“得”字和“最”字写出了诗人找竹之艰辛,表现了诗人注重诗句锤炼,刻意求工的才能。
C.作者借此竹“结根石上”,说明此竹生命力顽强,生长的环境是很贫瘠的,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
D.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此竹是“最细枝”的,后用“恰是湘妃泪尽时”传递出深层意蕴。
E. 这首诗写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之事,言简意深,体现出了“近事浅语,出于天然”的特点。
【小题2】诗中运用湘夫人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诗。
【小题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里闻寒水”,以声衬静,渲染山村的萧索冷落。
B.“边烽不过秦”,表达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C.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谋篇布局,境界幽深奇异。
D.语言平实,有别于作者工于炼字的“苦吟”风格。
【小题3】本诗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现诗人心理的变化,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