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成练习。

放风筝

星期日早上,爸爸带我们到公园放风筝。

在公园的天空中,风筝真多呀!有蜻蜓风筝,有老鹰风筝,有金鱼风筝,还有笑脸风筝……呀,不知是谁的风筝,飞得又高又远,都快变成一个小点了。

【小题1】文共(______)个自然段。
【小题2】爸带“我们”去放风筝的时间是(   )
A.星期日下午B.星期六早上C.星期日早上
【小题3】文中提到哪些形状的风筝?在图片右下角的方框内打“√”。
A.B.
C.D.
【小题4】果用一个词语形容这些不同形状的风筝,可以是( )
A.五颜六色B.各种各样C.成千上万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据说,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吃粽子等是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起床跟奶奶一起包粽子。竹叶、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我最喜欢吃的是花生粽,它的原料有竹叶、糯米、花生、绿豆、咸蛋。我先用两片竹叶包出一个圆锥(zhuī)形的角,再按自己喜欢的顺序往里放原料,然后用竹叶把口封住。最后,用草绳把它捆紧。煮好的粽子香味扑鼻,可好吃了!

中午,我们一家人吃完粽子,就去观看龙舟赛。那里人山人海,几条龙舟排成一排,哨声一响,顿时,江面上锣鼓喧天,鞭炮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舟上的人使劲划,奋力冲刺;岸上的人大声地喊着:“加油!加油!”后来,几条龙舟争先恐后地冲过了终点。

端午节体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伟大的爱国精神。

【小题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小题2】请把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我”包粽子的句子画上“ ”。
【小题3】请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赛龙舟场面的句子画上“﹏﹏”。
【小题4】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端午节的两项活动: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棉鞋里的阳光

早晨,阳光照到了阳台上,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吃过午饭,奶奶要睡午觉,妈妈收了棉被铺到床上。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服地合上了眼睛。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

奶奶醒了,小峰把棉鞋放回床前。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小峰笑了笑,说:“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小题1】用横线画出第5自然段中的动词。
【小题2】小峰给奶奶晒棉鞋是因为(  )。
A.奶奶的棉鞋湿了
B.和妈妈学的
C.奶奶喜欢穿晒过的棉鞋
【小题3】你从小峰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在家里是怎样做的?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一粒种子

叶圣陶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
蚯蚓说:“那是春风。春风在叫我们到外边去。”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小题1】泥土中的种子最先听到的声音是(   )。
A.春风轻轻地吹着B.泉水在唱歌C.小鸟在唱歌D.小孩子在唱歌
【小题2】种子把身子挺了____次,才钻出地面。
【小题3】文中画“   ”的句子要读出______(①急切   ②紧张   ③难过)的语气。
【小题4】想一想,钻出地面的种子看到了一派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鸡学游泳
有一天,鸡看见鸭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非常羡慕,便请教鸭子,问它怎样才能学会游泳,鸭子说:“不用学。鸭妈妈带我们下水,也并不教,只喊一声‘跳’,我们扑通扑通往下跳,就会了。”
“啊,太好了!只要有勇气就够了,这么容易!”鸡认为自己领悟了奥(ào)秘。
第二天,鸡来到小河边,鼓起勇气,“扑通”一声跳入水,天哪,它一不会换气,二不会动作,三不能保持平衡(héng),没用多大工夫就灌(guàn)了一肚子水!幸亏鸭子及时将这“落汤鸡”救上了岸。
鸡半死不活地躺在沙滩(tān)上,总结道:“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将获救后鸡说的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横线上。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领悟─________ 奥秘─________   
(3)鸡学游泳却变成“落汤鸡”的原因是它一不会________,二不会________,三不能________。   
(4)“只要有勇气就够了”,你同意鸡的看法吗?为什么?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写倡议书时,根据倡议书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______)
2.生活中,有时候意见会有分歧,这时要准备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______)
3.首班车时间是指最早一班车的结束时间。(______)
4.《青山不老》这篇文章主要赞扬了--种生命不息绿化不止的奉献精神。(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局”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共八画。(______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纸鸢”指的是风筝。(______
3.《咏柳》一诗借柳树歌咏春天,把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它裁出了春天的柳叶。(______
4.“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中的“美好的礼物”在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中指鲜花。(______
5.“桃花笑红了脸”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桃花的美。(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征服
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能离去。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恐吓之时马上要生孩子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逃跑和漫长无期的良心谴责,一边是一个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
终于,劫犯缓缓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掌声。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铐重新戴在他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在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因为他强大,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1999年7月25日。
【小题1】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艰难_______ 喝令_______
反义词:犹豫_______ 简单_______
【小题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什么说一边是牢狱之灾,一边是即将出生的生命让劫犯选择,每个选择都是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劫犯放下枪后,围观人群为什么鼓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这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文,议论文一般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是***为纪念张思德所做的演讲。(________)
2.《老师领进门》的作者是刘绍棠,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受到文学的熏陶,在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的往事。(________)
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大吉大利;过年的时候贴对联,寓意好事成双。(________)
4.《鲁滨逊漂流记》讲述的是鲁滨逊和他的朋友“星期五”一起流落荒岛的故事。(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诗》《石灰吟》和《竹石》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C.《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说明文,是围绕“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来写的。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