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诗》《石灰吟》和《竹石》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C.《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说明文,是围绕“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来写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08 10: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在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里,书籍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自己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造成损害,成年以后,鲁迅先生读书十分刻苦认真,他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批修书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先生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保存完好,没有一册出现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   )发现书上有了破边卷角等情况,(   )会不高兴的。对于那些不爱护书籍的阅读者,鲁迅(   )把书送给他,(   )忍看到那本被污损的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还时常把一些好书主动赠给那些需要用书的人。每当把书寄出动时,他都要亲自仔细地把书包扎好。

这种花在包书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为了书籍。

【小题1】在课文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小题2】第1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围绕鲁迅是一个“________”这个主题,一共写了(    )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拓展阅读。
紫荆花
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悲壮故事呢。
1898年6月9日,英国政府用武力威胁的方式强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政府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的二百多个岛屿(后称新界),租期99年。
两个月后,英方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强行举行占据仪式。数千名香港各界爱国群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反攻英国军营,使英军受到重创,但民众也遭到残酷的镇压。
战斗过后,村民们在桂角山建造起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了一棵大家从来没见过的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树。几年后,这种花开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缤纷,尤其是清明前后,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热热烈烈!这些花像是对烈士的缅怀,民众将其命名为“紫荆花”。
1965年,紫荆花被选为香港市花。
【小题1】香港的市花是________。
【小题2】英国人是用什么办法来获得新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面对英国强盗式的占领,香港各界爱国群众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_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紫荆花盛开的语句。
【小题5】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紫荆花会被选为香港的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